正文

我们是内向的人

一个人的狂欢:内向性格的力量 作者:(美)罗莉·海尔格


内向者的构成很简单。我们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一群人,更喜欢从内心向外观察生命。我们从内心的沉思中获得力量,因为内心的思想——而不是外部世界里的种种活动——而激动兴奋。我们谈话的时候喜欢倾听,而且期待其他人也能这样做。我们首先思考,然后再谈论。写作对我们很有吸引力,因为我们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不会被干扰,我们经常更偏好这种方式的交流。即使是我们的大脑也跟外向者的大脑看上去不太一样。

1967年,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发表了他关于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激活论”,该理论预测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具有更高层次的脑皮层激活度。换句话说,内向者的大脑更易于不间断地受到刺激,而外向者的大脑要安静得多。这能够解释为什么内向的人会想法摆脱环境的刺激,而外向的人则会寻求更多的刺激。

为了检验这个理论是否正确,研究者们考察了各种各样的精神刺激量度,比如内向者和外向者大脑里的血流和电子活动,并一致发现,正如预测的那样,内向者的大脑要比外向者的大脑更忙碌。在总结了这项研究之后,《MBTI手册(2003)》的作者们断定:“内向的人似乎在预先准备而不是在当场进行的情况下能最好地思考。这是因为他们的心智中天然地充满了各种闹嘈嘈的活动,以至于他们需要把外部那些让人分心的事都排除出去之后才能准备他们的思想,这一点现在看起来很清楚。”所以,想要不观察内心世界就能够全面客观地理解内向性格,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只是走开,而是走向某事。外向的人可能在交际方面有更多的事要做,我们只是在自己的头脑里有更多的事要做。

对内心生活的偏爱给内向的人打开了一个丰富而又复杂的世界,这个世界高度个人化而且确实是一个人格的感叹号!我们无须从外部世界的角度来定义或者诊断内向性格。来看一下卡尔·荣格对内向性格的一段描述,他拓展了内心生活的深度:

对他(内向的人)而言,自我思想的交流是一种乐趣。他自己的世界是一个安全的港湾、一个有着围墙的被精心照管的花园,贴近大众,但外人的眼睛却休想窥得半点儿究竟。他本人是他最佳的伴侣。在他的个人世界里,他悠然自得、其乐陶陶,那里的一切变化都出自他一人之手。他用自己的智慧、依靠自己的主动性、按自己的方式干出最好的活儿……他隐退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不是要逃离,而是为了寻求安宁与平静。在彼处独自一人时他亦能对社区的生活作出应有的贡献。

内向的人可能会被误解或被贬低,但人们也同样会被我们所隐藏的丰富多彩所吸引过来,尽情享受我们在各自的“大帐”里所创造出来的成果。隐居遁世的歌曲作家通过由内向的人研制出来的计算机声音系统而自娱自乐。内向者通过书本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仅仅只是在书店里看一下书名就能感到快乐。当屋子里一个温和娴静的人从他内心的宝库里展现出智慧的时候,我们都会一下子安静下来。

性格内向的人们,是主张我们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时间、张扬我们自己的生命力的时候了。假如其他人也想加入我们的队伍,欢迎你们!但是不要改变立场——而是要获取一种内心的生活!我们是内向性格的人,我们要回家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