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寻找隐蔽的中国民居(1)

家:中国人的居家文化 作者:(美)那仲良


尽管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有无数貌似古老的建筑,有些年代甚为久远,但是流传至今的宏伟古代建筑仍然相当稀少。对于那些主要用木头和泥土等非耐久材料建造起来的民居和其他普通建筑而言,上面的说法确实如此,然而,有关中国住宅的构成要素的“观点”却具有恒久性;宫殿、庙宇、城市等其他建筑类型也是如此。

这些观点保存在古典文献中,在考古挖掘中得到证实,通过陶器复制出来,刻在汉墓的砖块上,在小说中有详细的描述,体现在宋元明清的绘画中。对于可能已经消失了的古代建筑,这些文字、描述和模型不仅证明了它们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且提供了墙体系统的细节、立面图和平面图、屋顶式样和窗户式样,以及改善生活空间的装饰性图案。除此以外,它们还为中国过去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具有诱惑力的线索。对于一些观察者来说,中国住宅具有一种明显与历史发展无关的特征:有一种明显的连续性,甚至是永恒性。在形式和结构方面,中国住宅与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的欧美民居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Tuan 1969,109)。然而,如果人们认为中国的建筑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各地的建筑风格也比较类似,就连详细的研究也没有提供明确的证据,那是不正确的(Steinhardt et al. 2002,3-4)。1尽管如此,直到最近,一些学者和专家在中国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真正看到的民居,与“被当作艺术品欣赏”的中国住宅形象有着惊人的差异,这一点确实让人感到好奇。独特的多层住宅和貌似堡垒的建筑尤其如此,从挖掘出来的古墓中我们可以得知,这类建筑已经存在达两千年之久,但其建筑形式大概在很久以前就神秘地消失了(图 3.1)(图略)。而且,直到二十世纪,我们才注意到从明朝(1368-1644),清朝(1644-1912),甚至元朝(1279-1368)遗留下来的成千上万的住宅中的一部分,这些住宅散布在全国各个地方。只有极少数珍贵的民居才有历史记载,几乎没有一所被宣布为古代民居遗址。因此,直到过去的二十五年间,我们才开始认识到民居类型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图3.1 a-d(图略)

a-b(图略) 广东一座墓穴中出土的汉代陶制明器,形似堡垒,与今天福建省永定县洪坑村的实物结构相同。资料来源:(a)《穗港汉墓出土文物》1983,93;(b)那仲良摄于 2000年。

c-d (图略)图中的汉代明器四周有若干角楼,它与江西省龙南县新友村的巨大堡垒有相似之处。

(c)(图略)《穗港汉墓出土文物》1983年;

(d)(图略)那仲良摄于1993年。

在最近几十年中,研究者和一些不速之客不断地去寻访那些原来对外人来说遥不可及的地区,他们画图、拍照、写文章对民居进行介绍和评论。以前被认为已经消失了的住宅类型在这些偏远地区重新被发现。这个发现之旅,即对以前隐蔽的中国民居的搜寻,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也是穿越时空对中国住宅的一些共同特征进行讨论。由于二十世纪错综复杂的中国历史,中国的民居史变得短暂而复杂,在二十一世纪开始之际,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在二十世纪的前二十五年间,有关“中国民居”的看法和描述只出现在传教士和探险家记述他们在中国城乡旅行和生活的作品中,这些看法和描述零星分散,毫无条理但却引人入胜。直到 1937年,中国的学者才开始对中国的普通民居进行著述,当时,一批杰出的、富于勇气的政府职员、学术界和工业界人士从发达的中国东部和北部向落后的,群山环绕的中国西南地区的防御工事迁移。“从北京到昆明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 ],途经一千五百英里的边远地区,条件艰苦。当学者们在许多村庄留宿时,看到当地独特的住宅类型,使他们对中国住宅的建筑价值有所认识。那些住宅独具特色,它们与居住者生活方式上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地区的变化一时之间展现在学者面前,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Fairbank 1994,110)然而,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间,只有少数内容翔实的观察资料和调查报告得以发表,而且直到五十年代末期,这些薄薄的书才引起了人们对偏远地区那些奇特住宅的注意。

第一部作品是建筑史学家刘敦桢 1957年发表的《中国住宅概说》,同年张仲一等人发表了《徽州明代住宅》,这两本书虽然内容不算很多,但探讨的话题十分重要。它们展现的文化景观是此前不为人知的建筑类型,虽然激起了一些建筑行家的兴趣,但在其他人的思想中几乎没有引起任何波澜。刘敦桢的书以他和别人寻访过的住宅为重点,这些住宅可以追溯到明朝,书中对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朝的民居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他主要描述民居的外观和结构,没有对民居历史做详细的介绍。书中介绍了非常简陋的茅屋,雅致而庄重的住宅,而且,对于当时的读者而言,还有几种十分古怪的民居类型,诸如巨大的圆形堡垒和地下建筑,我们从透视图,平面图以及模糊不清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它们(图 3.2)(图略)。为了了解这些民居的共同特征,刘敦桢把住宅按照布局和形状归为九类,使人们能够浏览到曾被认为不复存在的中国建筑遗址。《徽州明代住宅》集中介绍了安徽省南部富商的住宅,其中许多住宅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却从未被人注意到,更不用说作为重要的建筑被载入文献或受到颂扬了。在这本书中,富商宅第(图 3.3)(图略)的简洁优雅与民居的简朴形成鲜明对照。

图3.2a-b(图略)

a.(图略)这张照片出自刘敦桢的书,是最早发表的一些独特的建筑类型,这张黑白照片中的“小圆形土楼式住宅”位于福建省永定县,照片来自于张步骞,朱鸣泉,胡占烈没有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其中没有提到他们何时访问过这个村子。资料来源: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1957,124。

b.(图略)我们把同一座房屋的老照片与1990年拍摄的彩色照片做比较,发现除了实心墙上多开了几个洞外,并没有多少变化。资料来源:那仲良摄于1990年。

该书附有很多原图和照片,现在仍可作为有关这些豪宅的重要原始资料,令人遗憾的是,其中许多豪宅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已经消失了。由于当时的国际大事和中国的政治形势,以及这两本书和其他几本书在中国和海外的发行量有限,所以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因此,中国住宅类型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无人知晓。在西方,史金纳(R.T.F. Skinner)对刘敦桢的书进行了评述,该评述言简意赅,有先见之明,满怀希望,他说:“在欧洲,几乎所有主要的民用建筑类型都得到过研究,并且刊登在在无数精美的印刷物上。

图3.3 在张仲一关于安徽明代富商住宅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多层住宅外表简朴,四四方方,入口处设计精美,有复杂的木框架结构。张仲一等人《徽州明代住宅》1957,59,63,18。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