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节:自制力:“有所不为”比大胆冒险更难得(11)

临场发挥的技术 作者:(美)保罗·沙利文


被解雇17个月后,戴蒙被美国第一银行雇用。2000年3月他接手了这个以芝加哥为基地的金融服务公司。这家公司是几年前通过合并三家地区银行而建立的。很明显这份工作会让戴蒙重返华尔街的大市场。美国第一银行的扩大是通过兼并中西部的其他银行实现的,但是整合工作做得并不好。不仅各种不同的银行业务都表现不佳,而且职员对公司的忠诚度也仅限于忠于自己的老东家,而不是合并后的大公司。戴蒙的第一项工作是审核资产负债表。他通过调查各个部门,计算出各项资产的真实价值。他要马上记录下所有溢价资产,这样该银行就可以一下子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才得以持续发展。他还削减了享有乡村俱乐部会员资格的人数以及银行的股票股利,这两个举措很明显非常不得人心。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他不得不开始第二轮削减,而且他从未对此表示过抱歉。他承担了这些责任,而且明确表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才是自我主义,而不是为公司做正确的事情。“当我们第一次进行削减时,我不知道经济会这么快陷入萧条,”他告诉我,“我不是要说一切都结束了。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我从不作出承诺,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作出承诺是否会兑现。你必须尽你最大可能认识到一切事物的现实状态。问题不会随着时间慢慢解决,一味地否定没有什么好处。”尽管备受批评,他还是最终审核好了资产负债表。

这么做,戴蒙在商业贷款公司积累了30岁胜任首席财务官的经历。然后,他不得不审核监督一切事务,以便找出浪费和存在风险的地方。“风险会以很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他告诉我,“我的第一个问题总是‘我能信任你吗’,然后是‘谁做的这项工作’,‘有人控制这些事情吗’。我是一个真正希望控制和了解一切事物的控制狂。当你准备签署一份文件时,你当然一定要非常了解你签署的是什么。我仔细阅读每一份法律合同。如果你要换电话号码,那么成本是多少?如果我们要买新家具,我要问,我们能买更便宜些的吗?”他这么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对所作的决定必须承担个人责任。他知道几步错误的安排就会使运作出现问题,所以任何细节问题都不是小事。当他得知打理商业贷款公司行政大楼的植物每年要花费16 000美元时,他告诉我,他非常生气,然后他命令把所有的植物换成了塑料的。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当他看到部下申请开一张50 000美元的支票以租用电话路由盒时。他出去只花了

5 000美元就买到了,然后他支付给一位退休的电话工人一年1万美元用于转走原来的号码。“我必须一遍遍检查所有事情,我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对于他来说,商业贷款公司更像是一家夫妻店,他必须像店主一样尽最大可能对此负责。

今天听说这样一家世界最大银行的主管这么节俭好像很奇怪,但是对自己公司资产的详细了解使他能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各种细节并最终放在他的责任上。当他策划在2004年7月将美国第一银行出售给摩根大通时,他力求丝毫没有风险。他确保这笔交易将会让他在两年内成为现任总裁的继任。戴蒙从韦尔那里的艰难经历中学到,除非以书面形式阐明继承者是谁,否则都有可能成为失败者。“你要学习,”他说,“随着时间流逝你会慢慢地成长。”但就像他对美国第一银行所做的一切都要承担责任一样,他也对他自己的未来负责,绝不允许再给自己留下再作决定的机会。

当联邦储备银行找到他,让他收购贝尔斯登时,他也是从同样的对个人负责的角度来看待这起收购的。尽管时间是极其重要的,即便价格相当优惠,他开始还是拒绝收购这家公司,直到他的团队评估了所要收购的公司的全部资产。6个月后,当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来找他让他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这次他的行动更迅速一些,因为他已经审阅了这家公司的账目:摩根大通最近已经试图要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后来的问题就是要价,将近80亿美元。而他最后只花了19亿美元就收购了华盛顿互惠银行。尽管设在西雅图的华盛顿互惠银行一直是一家大型次级抵押贷款的发行银行,但戴蒙有信心,他能够通过增加华盛顿互惠银行西海岸所有分支机构来管理好那些不良资产。“和我在同一个房间的一直有其他人,并且很多。有很多交易在商讨中,”戴蒙告诉我,“但是我一直到最后都保持负责任的态度。”

与此对比,刘易斯对美林证券的收购就相当轻率了。收购美林证券的唯一压力是刘易斯自己制造的:他希望尽快收购。收购美林证券对于仍然拥有地区银行分支网络的美国银行来说似乎是合理的交易。刘易斯之前经手的最大收购是出价470亿美元买下了波士顿舰队银行。之后他还买下了MBNA公司(一家信用卡发行公司),美国信托公司(Trust),还有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对美林证券的收购将填补他们没有投资银行的空缺,更重要的是,还有美林证券原来建立的财务顾问网络,所以刘易斯确信这是一笔完美的交易。

但是银行家和投资家们,还有可能知道内情的人,对这笔交易的看法却是不同的,这让刘易斯很恼怒。这位来自南部州的银行家似乎终于让自己在华尔街赢得了一席之地。他对很可能倒闭的美林证券公司给出了70%的溢价,得到了美国银行垂涎已久的公司。而且,这笔收购还会有整合的问题,但这是所有并购都存在的问题。他只是做了美国银行一直做的事情:通过兼并来扩大规模,就像他的指导员麦科尔曾经做的那样。经济危机可能会加剧,但是美国银行是全美拥有最大存款基地的银行。现在它终于可以被称为金融超级市场了。无论支付给美林证券多少溢价,在长久看来这都将是值得的。随后对这笔交易的正式审查开始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