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规模经济效应助推家电产品价格下降(2)

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 作者:(日)吉本佳生


下图显示的是平板电视机等家电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的规模(数量)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我先根据此图作出说明。

那些在家电商场第一次见到50英寸以上平板电视机的人,一定都会被那令人震撼的鲜艳画面吸引吧。与十几年前购买的电视机相比,平板电视机的技术进步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但同时为了开发这种技术而投入的资金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为了更有效率地生产大屏幕电视机,也需要具有相应规模的工厂。

我们以某平板电视机的生产成本为例进行简单计算。

工厂的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源与生产数量无关,是必须投入的资产,这部分被称为固定成本。我们假设投入了150亿日元的固定成本,用于研发新产品和购买生产设备。

另外,像零部件这种在生产每台电视机时都需要追加投入的成本,被称为变动成本。假设每台的变动成本是5万日元,其他比如人工费等成本包括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中。这样一来,平均成本(每台的生产成本)可以按如下方法计算。

平均成本=(固定成本÷生产数量)+单位变动成本

假设生产10万台,固定成本150亿日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万日元,

那么,平均成本=(150亿日元÷10万台)+5万日元=20万日元

计算出的平均成本为20万日元。上图A点表示生产数量为10万台时平均成本为20万日元。

接下来,我们将生产数量(规模)从10万台增加到30万台,即上图中显示的B点位置。这时候的平均成本又是多少呢?

平均成本=(150亿日元÷30万台)+5万日元=10万日元

刚才20万日元的平均成本现在已经下降到了10万日元。像这种在技术开发和生产设备上投入了巨额固定成本的家电产品,生产数量越大,平均成本(每台的生产成本)越低。这就是规模经济效应。

扩大了生产规模,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就麻烦了,所以必须增加销量。同时,由于平均成本降低,商品的销售价格也可以随之降低。售价便宜的话自然有利于销量的增加,结果就像近几年的平板电视机一样,在向家庭迅速普及的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循环。

销量增加使生产规模扩大,规模经济效应使平均成本降低,销售价格下降使销量进一步增加,销量进一步增加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销售价格进一步下降,于是再次使销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以规模经济效应为驱动力的销量增加与价格下降之间不断循环,最后使平板电视机的售价急剧下降。

另外,还有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平均生产成本降低的产品。从过去到现在累计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平均成本的下降幅度越显著。这种现象被称为经验曲线效应,最常见于电脑与家电产品的核心零件——半导体——的生产。

比如说数码相机用于保存照片的内存卡就是由半导体制成的。而我们经常会看到内存卡的价格在半年(甚至几个月)之内便下降到原来的一半左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