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国维:拖着“小辫子”的清华国导(2)

清华传奇 作者:吴清军


语言学家王力于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他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王国维先生讲的《诗经》。在此之前,王力曾经读过王国维先生的不少著作,特别是《人间词话》,别开蹊径,创诗词意境之说,令王力深感钦佩,连书中的章节,王力都能随口背诵。因此,他刚到国学研究院,就迫切渴望见到这位仰慕已久、满腹经纶的老先生。可是当王国维踏进教室,为王力他们讲第一节课的时候,王力不禁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国学大师竟是个貌不惊人的小老头:头戴瓜皮帽,帽子下面拖着一条小辫子,身穿长棉袍,腰间还系着一条蓝带子。看他这身打扮,俨然一个“清朝遗老”。王力未曾料到,在推翻清王朝十多年之后,王国维竟然还保留着清朝的服饰,可见封建意识对王国维的影响之深。

尽管王力并不赞成王国维的政见,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王国维的尊重。王力觉得,王国维学识渊博,气质纯真,比起一些表面趋时而思想保守的人来,王国维显得更加天真可爱。而且王国维治学严谨,讲课非常细致。在清华讲《说文》时,用的材料多是甲骨金文,并用三体石经和隶书作比较。王国维要解决一个问题时,先要把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材料找齐全,然后才下第一步结论。而后,再把结论和有关问题归纳一下,最后才对问题下终论。论讲课,论学识,论见解,王国维都是第一流的。他讲课逻辑性很强,凡经他作过精深研究的课题,都有严谨的分析、肯定的结论。但是,当他碰到某些疑难的问题时,又常以一句“这个我不懂”一带而过。有时一节课下来,他竟说了几个“我不懂”的问题。

“老实得像火腿一样”

王国维平时活动很少,一旦出现,每每都要引人注目。一年秋天,清华教职工在工字厅聚餐,到场的都是学界名流,个个衣冠楚楚。有一位作家正在吃饭,刚夹起一块海参要吃,就听邻座的人喊:“看!王国维!”一时间,在座的人一片肃然,作家筷子中的海参滑落在地,他顺着众人的目光望去:一个清瘦的老者,红顶小帽,青马褂,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那条小辫子和玄色扎腰。老者谦恭而拘谨地呆坐着,不说一句话。满室的人都在喧闹笑谈,唯有他是安静的、沉默的,除了偶尔动一动筷子,几乎不和周围的人攀谈闲话。

王国维性格淡泊,不谙俗务,不喜欢与人交游,只一心做学问。平日除了三两个熟悉的同事,他一概不接触旁人。王国维的小楷写得很好,颇有朴素之美,求字的人频频登门造访。除了偶尔为朋友、学生在扇页上写几行之外,他是难得动笔的。有一次,有人请他替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太太题个像赞,他当面就回绝说:“这是应酬,我没工夫。”说罢扭头便走。清华园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见到王国维,一般很少有机会与他见面。鲁迅曾经半开玩笑地评价他:“老实得像火腿一样。”只有斜阳夕照时分,他才从书堆里爬出来,走出西院十八号的深宅大院,在那宽宽的大路上悠游散步。他总是独来独往,表情沉静。遇见来人,他只是点点头,微微一笑,而后又缓缓而去。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人们看到的只是他的背影:瓜皮帽下的小辫子,垂到背心的中部。正是这种沉郁孤傲的性格,才使他的身体愈加羸弱多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