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闻一多:清华是起点也是终点(2)

清华传奇 作者:吴清军


当时,清华大学有个休假制度,教授每4年就可以休假一年,以便专门从事研究工作。1939年轮到闻一多休假,于是他得以有了系统化地“诗化教子”的机会。曾发表过《七子之歌》《爱国的心》《醒呀!》《我是中国人》等爱国诗篇的闻一多,在“诗化教子”中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诗歌,而且通过对诗的评析,向孩子们进行了爱国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陶冶性情,培养情操。在给孩子们讲诗时,闻一多一般半靠在床头上,手握诗卷,逐字逐句逐段地讲解。有时引经据典地详细解释某一单字或单词,有时介绍历史背景,有时趣味盎然地讲解某个典故,或剖析诗文的意义。闻一多最重视历代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新诗人,像对“初唐四杰”、张若虚、陈子昂、孟浩然等人的诗,都大讲特讲,赞扬他们为盛唐诗歌扫清道路、开辟新局面的不朽功绩,赞扬中国“人品重于诗品”的优良文学批评传统。闻一多往往先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对所要讲的诗进行评论,凭着对诗歌的特有理解,在讲清诗的含义后,他还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呃,真好呀!你们看,还能比这句写得更好吗?”分析作品时,他就像成了诗人的化身,在叙述这篇作品的创作过程。讲到精彩动人之处,连他自己也融化到诗情诗景里去了,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使得孩子们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受。闻立雕在闻一多百年诞辰时著文说:“这一年,听父亲讲诗讲文,收获极大,提高了古汉语的知识水平和欣赏能力;增长了对古代社会与历史的了解;陶冶了情操,特别是开始懂得人间既有真善美,也有黑暗与邪恶,启发和培育了我们对受苦受难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与邪恶势力的憎恨。”

闻一多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行。一天,闻立雕在家里玩得忘乎所以,把做作业的事丢在了脑后。闻一多问他怎么不做作业,他怕挨批评,就顺口撒了一个谎,说老师没留作业。但闻一多从他脸上的表情看出,他是在撒谎,就非常果断而严厉地批评了他。难能可贵的是,重视“诗化教子”的闻一多,在家教中还能勇于向孩子道歉。有一次,他因一时气极而责罚了小女儿,事后主动道歉。因为此事,使其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显得特别高大!

西南联大,唐风古韵

在西南联大,闻一多开设了“诗经”“楚辞”“周易”“尔雅”“唐诗”等近10门课。其中,“诗经”和“唐诗”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他讲课极为生动,分析诗歌的时代背景如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诗人生平如讲解自己熟识朋友的趣事逸闻,评价内容形式又如在谈论自己的创作体会。汪曾祺说:“能够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唐诗”是闻一多在联大最叫座的课。他对唐诗的独特感悟和理解,有别于其他学者。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他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20个字就是20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他讲唐诗,从不因循守旧、蹈袭前人,而是融入了自己对人生、对艺术,尤其是对美学的感悟。闻一多还将晚唐诗和西方后期印象派绘画融会贯通,特别提出了“点画派”的概念。在中国,闻一多是第一个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