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7.扶桑故事汉辞章(3)

日本的面孔 作者:刘晓峰


那么,对于今天的日本人,汉字汉文究竟是什么?加藤彻的回答是:汉字汉文是米,是酱汤是茶是大萝卜,是“日本文化丰富的可能性”的一部分。

有的人认为,汉文只不过是外国语,汉字只不过是中国人创造的外来的文字,所以应当加以排斥。对持这种主张的人,加藤彻提问说,大米也只不过是从中国传来的农作物,所以我们提倡不吃大米怎么样?大米之外,从酱汤、茶到大萝卜,这些标准的“日本食品”都是从中国传来的。那么发起一个运动,在日本搞一个不喝酱汤不饮茶不吃大萝卜的运动怎么样?日本人没有可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排斥掉大米、酱汤,排斥掉茶和大萝卜,也没有必要排斥。汉字和汉文也是一样。排斥汉字汉文的主张,无非是源自种族歧视、差别的一种观念。朝鲜半岛和越南排斥掉了汉字汉文,得到了什么呢?什么也没得到。汉字是“东洋人”共同的财富,汉文是“东洋人”智慧的结晶,对于日本人,汉文就是米,只要它有营养,好吃,吃就是了。

在古代,中国人、朝鲜人、越南人、日本人、琉球人之间,曾经使用汉字汉文相互沟通。在用嘴说不清楚的时候,他们通常拿出笔和纸来。一笔一画写出来,对方马上就明白了。当年日本僧人然和宋太宗之间是这样,后来的朝鲜通信使和日本知识人之间是这样。当年何如璋出使日本,和日本知识人的沟通也是这样。有名的《大河内文书》,内容就是当年清国大使馆的人们当时和日本人做笔谈的记录。

加藤彻指出,现在已经没有汉文经典著作,相当于西方的《圣经》那样作为国民教养的基本读物。而在历史上,江户幕府末期的日本,《论语》和赖山阳的《日本外史》就曾经是连农民都阅读的基本书籍。那么,在网络时代到来的今天,汉文的命运会不会有新的变化呢?加藤彻书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由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成员在日本发起建立的“世界汉诗同好会”的网站上,来自东亚世界各国的格律诗爱好者们,早已经跨越国境在进行交流。也许,借网络时代的技术力量,做为“东洋人”共同修养的汉文,能够重新掀起自己的浪潮。加藤教授幻想着,将来会有一家出版社,编撰出一本“理想的汉文教科书”。他想象的这本教科书中,包括以下六个重要部分:

1.不仅收入文艺作品,还收入一些理科内容(如《梦溪笔谈》);

2.收入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琉球、越南等东亚各地的汉诗代表作;

3.收入一、二篇现代人写的文言文文章;

4.教授简单的文言文写作方法;

5.附带介绍格律诗、文言文写作的网站;

6.介绍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地的文言文的读法。

加藤彻展望说,在网络时代到来后,在东亚完全可能建立起新的“笔谈”的文化。那时,汉文作为“东洋的世界语”,会老树发新枝,发挥出今天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