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不惯等于自断筋脉(3)

为什么我们什么都看不惯 作者:聂凌风


 

无论是职场,还是情场,都有人失意,有人得意。不同的是,有人失意后得意,有人得意后失意。千万别说是命运在作祟,更大的原因在于,面对失败的时候,你选择怎样的态度。同样是面对失意,有人找到了失意的原因,有人却找到了自暴自弃的借口;同样是面对成功,有人找到了继续奋进的理由,有人找到了挥霍浪费的借口。

所以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有人总是抱怨通往成功的路上总在施工中,有人却用失败做通往成功的垫脚石;有人总是抱怨春风得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有人却将自己持续奋进的步伐走得稳健而坚定。

生活中、职场上,总有一些不公平、不如意的事情,也总有一些我们不能认同的人存在,这些我们看不惯的事和人,只是我们人生的陪衬,只是匆匆过客而已,它们不会真正阻挡我们成功的脚步,也不会真正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不可逾越的阻碍。真正会成为阻碍的只能从我们自己身上找。

心理师提示:

人生允许失败,但是人生不允许逃避和推诿,直面错误才能让我们成熟理智。古语有云:“过则勿惮改。”弥天大错,当不得一个悔字;功高盖世,当不得一个矜字,所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若是对错误望而却步,回避三分,甚至熟视无睹,满不在乎,只会得不偿失,自毁前程。即便是面对看不惯的人和事,我们也需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毅力,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看不惯越多,改变就会越少

“2010年10月31日,我要订婚了,在家人、朋友的支持、祝福下,我终于要订婚了。这是一个必须转发的短信,恭喜亲爱的你收到这条短信,凡收到短信的朋友请将这条短信转发10人。看了就别想不发,你已经中招了,别想跑!如果不写,你的2010年会RP(人品)大降!拿了结婚证的准拿离婚证,有对象的准分手,没对象的准找不着对象,有钱的准漏财!原谅我啊,我也是不小心踩到的,我也是被逼的!为了自己的幸福。”

刘刚早晨就收到了好友这条短信,他愤愤不平:“就知道发这种乱七八糟的破玩意!”

上班后,刘刚又收到了另外一条短信:“今天是观音菩萨生日,一福二禄三寿四喜五财五路神仙都来保佑你。你要传给8个好友,5天后你一定会好运临头。如删除或不转发,会背运一年!我也是被逼转发的!”

刘刚气得在办公室里大骂:“这种诅咒短信,还乐此不疲地转发,是不是也忒混蛋了点儿?都是成年人,怎么这么不懂人事呢?真让人看不惯!”

可是等到下班的时候,刘刚想想自己还是单身,想想自己下周还要去谈判,思来想去,虽然恨得牙根直痒痒,还是从手机的通讯录中找了10个人发了过去。

对于诅咒短信,刘刚虽然有十二分的痛恨,可是痛恨又怎么样呢?他没有丝毫的改变,甚至还成了这种短信的幕后推手,继续将这种诅咒短信传播出去。

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看不惯:女孩物质,没房没车不肯下嫁;男人是视觉动物,没有好身材尖下巴休想赢得他们的青睐;大款们一掷千金,穷奢极侈;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孩无力支付几百元的学费而上不起学……

我们看不惯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但是有谁想过去改变这种看不惯呢?

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我们将这些令人看不惯的事情当成注定好的,我们只是过过嘴瘾而已。

不信,你看不惯女人物质,还不是苦哈哈地去攒房子、票子,期待着有了梧桐树凤凰自然会飞来;你看不惯男人是视觉动物,还不是去修了下巴割了眼皮,期待用外表拴住他的心;你看不惯大款们一掷千金,还不是想着自己有一天也成了老板,而后酒池肉林,夜夜笙歌;你看不惯贫困地区的小孩无力支付学费,还不是对设在各种场所的希望工程捐款箱视若无睹……

说白了,你将这些看不惯变成了一堵倒向你的墙,你沉默地接受它,被它堵得心里发慌,无法呼吸,却从来没有想过挺起肩膀,把这面墙立起来甚至打破这堵墙。不求改变,焉能获得“看得惯”?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因为破坏暗示正在发挥作用。心理学家称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所以我们对周围的环境看不惯是理所当然的。人本身与环境息息相关,当人们无法选择环境的时候,甚至无力去改变环境的时候,心理暗示会适时地起作用,让人自暴自弃。这里的自暴自弃是一种舒缓压力的方式,对心理的调节是有益处的。

当人们第一次看到弱者被欺、富者挥霍的时候,都会感到愤愤不平。这样的现象看得多了,人们就开始变得自暴自弃,因为仅凭一己之力,不能改变所有弱者的环境,更不能与富者的消费能力对比。如此循环,我们就对所有的原本看不惯的事情妥协了,认为这些看不惯是注定的了。

虽然还是看不惯,但我们的价值观已经被“破坏”了,如此破坏暗示发挥作用,接受了第一个,进而就接受了一大堆。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全凭我们自己如何去演绎人生这场戏。你是你生活的导演、编剧加第一主角,但是环境是你这出戏的布景。环境是不能改变的,你的环境要是微末,就注定了这是一部励志剧;你的环境要是执著爱情,就注定了这是一部言情剧。不管你看得惯看不惯,环境都真实地存在着。面对不如意的环境,你只有两种选择,接受或者改变。

当然,如果你左右不了环境的时候,你可以左右自己。诸如案例中的刘刚,大可以将短信删除而不是转发,用自己的力量将看不惯扼杀在摇篮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