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怀孕篇(4)

怀孕-分娩-坐月子:育儿百科全书 作者:周忠蜀


免疫性不孕

精液中含蛋白抗原,在女性生殖道内可以被吸收,但少数人可以产生免疫反应。所谓免疫性不孕是指具有抗原性的精液成分被女性吸收后,会使女性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精子抗体,从而使精子发生运动障碍和凝集而致不孕。此外,性交后进入阴道的精液中抗原性物质也可能会激发阴道、宫颈或子宫内膜产生局部抗体,使之和精子不相容。

免疫性不孕可用避孕套法来治疗,即坚持在性交时使用一个阶段(3~6个月)避孕套,以防止精液进入女方生殖道,从而使女方体内抗精子抗体下降甚至消失,待一段时间以后再停用避孕套,就有可能获得妊娠,妊娠率可达20%。有人试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很有效。

暂缓生育的人群

女方有心、肝、肾、肺等慢性病,尤其在这些器官的功能不正常时不宜受孕。

一方患有急性病毒性感染,如流感、风疹、传染性肝炎、病毒性脑炎等,易造成胎儿畸形。因此,在治愈后才可受孕。

梅毒、淋病等性病未治愈时,应暂缓怀孕,患者要积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待性病治愈后再考虑怀孕。

女方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不宜受孕。受孕前应找妇产科医生咨询,确认所服药物对胚胎无害才能受孕,或者停药一段时间后再怀孕。

可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疾病患者不宜受孕。

患未完全控制的糖尿病,甲亢未经治疗或未缓解等,这些疾病患者一般均应暂缓受孕,病情严重的,妊娠后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则不宜生育。

不宜生育的人群

按照优生学原则,患有下列遗传病的患者,所生子女发病危险大于10%,在医学遗传学上属高发危险率,故不宜生育: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如骨骼发育不全、成骨不全、马凡氏综合征、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黑色素斑、胃肠息肉瘤综合征、先天性肌强直等。这类遗传病的显性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患者的家族中,每一代都可以出现相同病患者,且发病与性别无关,男女都可发病。患者与正常人婚配,所生子女的发病危险为50%,故不宜生育。

 染色体病

先天愚型等染色体病患者,所生子女发病率超过50%,同源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和复杂性染色体易位患者,其所生后代均为染色体病患者,故都不宜生育。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夫妇双方均患有相同的严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半乳糖血症、肝豆状核变性等,不宜生育,因为其所生子女肯定均为同病患者。

 X连锁显性遗传病

由于患者的显性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所以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患者的后代,不论儿子还是女儿,均有50%的发病危险成为相同病患者,故不宜生育。而男性患者的后代,女儿百分之百患病,儿子正常,因而可生育男孩,限制女胎。

 X连锁隐性遗传病

这类遗传病常见的有血友病A、血友病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由于隐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患者多为男性。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男孩全部正常,但女儿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若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中,儿子有50%的可能会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多基因遗传病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和原发性癫痫等多基因遗传病,发病机理复杂,遗传度较高,危害严重,患者不论男女,后代的发病危险大大超过10%,均不宜生育。

由于遗传病种类繁多、遗传方式多样,对后代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遗传病患者在考虑生育问题时,应该进行遗传咨询,在咨询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下,作出明智而理想的选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