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比睿山与雪邂逅

和父亲去旅行 作者:陈铭磻


走出延历寺宽阔的山门,也同时走离曾令自己感到忧郁与难堪的心结之门。

就像来自旅行最初的喜悦心声一样,和三个小孩从比睿山山麓的缆车终点站下车,依循积雪的山径小路,放慢轻缓的脚步,朝坐落在不远处的延历寺行进,我感受到人在白皑皑的雪景中,确实能够清楚听见内在那个自我的声音,那些声音伺机告诉我,只有在雪花的纯净意象之中,才能寻找到零乱思绪的栖息处。由是,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每一次见到雪,都会让心境涌现出起伏不定的情绪,那些说不上来是平静还是紊乱的情绪,其实正是一种甜美的温暖感动。

孩子们顺沿雪路,边走边抓起雪玩,我不想阻挠他们在那一时刻所欲展现的兴奋心情,更无意斥责他们第一次看见雪的激动情绪,这就好似我喜欢雪,认为被雪光滤过的心,那些混浊的思想就会变得透明一样,但愿那一道散发光辉的雪光,也能渗进这三个青年的心里面。

从山麓缆车终点站起步,眼前被层叠白雪笼罩的比睿山,绿色的松树和白色的雪花交织成一片不相抵触,毫无色彩区别的景致,愈加使我想去探究平成六年(1994)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拥有广大寺城,又是天台宗教总本山寺院的延历寺真貌。

我在临行前,从日本旅游网的资料中读到,比睿山延历寺位于比睿山山顶、四明岳的东北方,是天台宗大本山,更是日本佛教的发祥地。天台宗最澄法师曾在山间苦修7年,于公元788年建立延历寺,被视为守护京都的寺院,从传教大师最澄在比睿山上筑草庵传道以后,许多佛教高僧大都来自比睿山,比睿山延历寺就好比是日本佛教的大学讲堂,1200多年以来,曾有无数僧人到此授教求道,然后再下山开宗立派,修道建寺。

阅读的资料提及,比睿山其实并没有任何一座叫作延历寺的寺院,而是所有比睿山的庙宇堂塔都称为延历寺,深山自然、诸堂庙亭、修行僧人与求道来访的人,都是延历寺伽蓝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万物皆有佛性,遍地皆为伽蓝。

资料还说,一般人前往比睿山延历寺都是从京都搭车前往,因此很多人都误以为比睿山延历寺位于京都。其实不然,比睿山延历寺是在与京都府为邻的滋贺县,滋贺县向来有湖水之国雅号,比睿山下就是美丽的琵琶湖,坐拥湖光山色的比睿山延历寺,风水鼎盛,自然高僧辈出。

比睿山寺院建筑群被世人称作“三塔”,分别为东塔、西塔和横川。东塔是延历寺发祥地,总本堂的根本中堂、大讲堂、阿弥陀堂和戒坛院等都坐落于此,一般游客大都以东塔为参观重点。比起东塔,西塔显得遗世独立多了,比睿山上最古老的建筑物释迦堂,就藏在西塔的杉木林中,庄严宁静的气氛适合求道修行。另外,横川位置比西塔更北边,为一清净圣地,许多日本佛教高僧都曾在这里修学求道,也是古时佛家禅学保留最完整的地方。

通过雪光步道,四个人正往延历寺方向走去时,我忽然忆起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在他的著作《金阁寺》一书里说过:“爱由绝望中滋生,精神对于自然这种无法可解的物质精神的运动,就是所谓真正的爱。”

看来和孩子们来到飘雪的比睿山,虽只是一场与雪的偶然邂逅,我爱孩子们在雪中领略这一场偶遇的雪景,是一种生命恍悟的必然。比睿山气温冷飕,我不在寺院里,没有窗户可闭,可在经历过一段劳累的旅途后,站在延历寺山门前平静的积雪广场,我是否也该借由这份宁谧,将心门飘潇启开,探看自己内在那份生命光芒,是否能沉稳地发出慧心的倾听之音,细听那冷天雪地里传来的宁静梵音,是否存在如如不动的自性。

延历寺院果然宁谧,任凭风吹或雪落,都能让两耳清晰地接收到雪落无声、无痕也无垠的清雅之音。我特别喜欢一个人站在山门前,堆积深厚的雪地上,踩着充满白光的轻巧步伐,让心中的喜悦跃动起来。尽管冬日的山林幽深缈密,那被日光轻轻撒下细碎光芒的雪地,显得十分柔和。

孩子们坐在一座像是从雪地里突兀长出来,颜色鲜绿耀眼的帐篷搭建成的候车室,心无情事地喝起冰凉可乐,我则独自处在宁谧之中,仿佛听见细致的冬雪悄然冥动的沉吟声。因为这缘故,我对生命的态度显得宽松许多,并开始用心跟自己交谈些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乃至无意识界的波罗咒语。

“爱由绝望中滋生”,我向儿子要了一口沁凉的可乐喝,那冰凉的滋味毫不客气地在瞬间渗入五脏六腑,使整个心脾通畅起来,嘴角顿时发出被冰凉刺激到的啊呀声,心里却想着,若说人生遭遇到任何难题,那必定是心门被自我隐藏起来,为什么不试着去找到它,并打开它?

站在延历寺前的广场雪地,正巧发现寺院的山门一直打开着,其实,寺院何来大门之有?属于心或心灵,禅或禅机,原就不须以门窗阻隔。用心打开心门或者心窗吧,就这样,我试图让自己扬弃闭锁堡垒式的自我心门,从寂静而微弱有致的雪落禅声中,走出延历寺宽阔的山门,也同时走离曾令自己认为是忧郁与难堪的心结之门。

嗯!比睿山冰冰绵绵的白雪,这时正轻盈落入我启开的手心中。

时光胶囊

就在过去许多不尽如意的时刻,我曾如此恶毒地咒骂自己是个懦夫、罪人、无用和无知,同时谴责自己在埋怨生命不公平的概观中,总是得不到人生甜美的果实。后来发现,我的心几乎被失望、困苦、疑惑和忧伤层层包围。失意不是悲惨的事件,我即在平静之中使心听见:宁谧是天堂,悲哀是地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