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误区:纤维素是对身体无害的泻药

饮食观念误区 作者:(德)乌多·波尔默


跟纤维素的境遇一样,肠的本质也经常被人们误解。它通常被看成是条管状的通道,必须用粗硬的纤维扫帚经常打扫,许多自然疗法的治疗师都深信不疑;他们向病人们推荐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这样可以“机械式地而非化学性地清洁”肠道。然而他们的建议却不一定会得到“肠道”的赞赏,假如它能对此发表看法的话。因为,肠是一种非常敏感的人体器官,在它的内壁附着一层细薄的黏膜;此外,在肠里还栖息着为数众多的“房客”,我们称之为肠菌群。肠与它的房客们终其一生和睦相处,换个说法,就是“共生”。为回报肠提供食宿的方便,肠菌群不仅帮助肠消化食物,而且在抵御病原体的侵略时总是勇敢地站在阵地的最前沿,此外还为自己的寄主,也就是我们人类自己,提供一些非常重要的养分。

如果是纤维素来了,肠的房客们就会缠着它们不放。因为肠的消化液消化不了它们,而肠菌群则不同,可以将部分纤维素分解成脂肪酸。但是,如果一下子堆积了过量的纤维素,那么肠菌群很快就要吃不消了。有规律的消化代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不仅有不期而至的“肠气”,而且纤维素在肠内发酵生成的酒精也会长时间地损害肠黏膜和人体免疫系统。

直到几年前,人们都还相信,结肠炎可以通过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得到治疗。然而,现实却给人们好好地上了一课。曾经进行过这么一个研究项目,100个病人里只有10个病人是由于食用麦麸而改善了健康状况,与此同时却有55个病人抱怨病情加重了。研究者也没有看出,早餐坚持食用混合麦片对患者并没有好处,恰恰相反,却使近1/3的病人状况恶化了。水果方面的实验结果也没有明显的特别之处,尤其是柑橘。当时,纤维素类片剂遭到怀疑,人们甚至认为,正是它导致了结肠炎。来自生物学的论点更是令人震惊:纤维素含有大量预防病原体的植物活性物质,正是这些物质刺激肠道引起炎症。

纤维素还被怀疑为恶化骨质疏松症的凶手。那些接受节食疗法、日服28克纤维素(这实际上还没有达到德国营养食品公司建议的成人每日最低摄入量)的妇女,几个月之后,她们的骨密度明显有所下降。是否这只是节食造成的后果,或者果真与纤维素有什么关联?对此我们还不是十分的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某些纤维素会通过与矿物质结合从而破坏人体内矿物质的平衡,这其中首先被涉及的将是钙、镁、锌和铁。

如果便秘患者想借助纤维素来促进肠胃蠕动,那么他们还必须考虑,这样可能会产生对纤维素的依赖,就像使用别的泻药也会有的后果一样,只有服用越来越多的剂量,才能维持正常的疗效。还可能出现的极端后果是:肠不再对纤维素的刺激起反应,发酵膨胀后的纤维素便容易在肠内形成团块,甚至会因此导致肠梗阻。对于那些由于曾经过量使用某种泻药,由于疾病(比如糖尿病)或由于药物(比如精神病药物)等原因肠蠕动力已经降低的人来说,把纤维素当成泻药服用真是一件最为危险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