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提高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1)

里的家教智慧 作者:木紫


 

《弟子规》曰:言语忍,忿自泯。

《弟子规》说,说话的时候,彼此忍让,愤恨自然就会消失了。是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么就不会有过激的事情发生了。

中秋节本是亲人团聚的欢乐时刻,可是在一间出租房里一名男孩却杀死了自己的女友。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是因为女孩渴了,想喝水,遭到男友的拒绝。女孩很委屈,自己帮他找了工作,他挣的钱少,自己给他钱花,这点小事他都不愿帮忙,很生气。两个人吵了起来。

争吵中,男友突然拿起床边准备用来晾衣服的绳子,死死勒住女孩的脖子,看到女孩喘粗气反抗,他又把一个塑料袋套在女孩的头上……就这样,女孩被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居男友杀死了。

十几岁的花季年龄,本该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好好享受人生的时候,可是由于一点生活琐事就丢了性命,实在令人痛心。冲动是魔鬼,如果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如同身体里隐藏着一个魔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自戕和害人的危险。

养育孩子,不光是把孩子养大,还要让孩子有个健全的心理结构。这样,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能理智地处理生活中的难题,不会因为情绪失控酿成祸患。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不光大人,连孩子的生活都充满了压力。过重的压力容易使人情绪失控,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积怨太深,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伤害。所以,家长不可忽略对孩子进行“情绪教育”。

情绪控制能力强的孩子,处世严谨行事淡定,很少有过激行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既能够顾及他人感受,也能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呢?

1.延长满足孩子的需求

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性格容易娇纵、蛮横,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发脾气,长大后缺乏情绪控制力。研究表明,在家长理智爱护下长大的孩子情绪控制力更强。

比如,在家长做事情的时候,孩子要家长陪他玩,家长告诉孩子稍等一会儿,因为妈妈正在做事情。性格急躁,或者被娇惯的孩子就会发脾气,家长不要理他,专心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好。一次两次,孩子就不会闹了,就能耐心等待。

如果孩子表现出很强的控制情绪能力,家长一定要给予表扬。比如,妈妈给他三块糖,对他说,上午吃一块,中午吃一块,晚上吃一块。孩子做到了,妈妈一定不要忘了夸奖孩子一下。因为孩子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可能经过了很多次的思想斗争。父母的肯定对孩子是一种鼓励,他会在这方面更严格要求自己。

2.倾听孩子,释放压力

孩子发怒的时候,如果家长一再追问为什么发怒,可能会带来另一个怒火高潮,家长不理他,他或许会想自己的父母一点都不关心自己,自己都气成这样了,他们一点都没察觉,孩子心理逆反很可能自暴自弃。有一位妈妈,她的手法就很高明,不到五分钟,就让女儿快乐起来了。

李凝苦着一张脸进屋的时候,妈妈正在收拾茶几。女儿今天去参加好朋友的生日会了,去的时候非常开心,她说她精心挑选的这份生日礼物一定会让好朋友感动不已!还有一件令女儿兴奋的事情,就是舅舅送的一条白纱裙子,今天终于派上用场了。

谁想到,女儿回来的时候,情绪这么差!妈妈判断一定是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女儿闷闷不乐地坐到了沙发上。

“看来我的女儿有点不开心呀!主人没有招待好我女儿吗?”妈妈一边轻声说,一边给女儿端过去一杯茶。女儿不说话,妈妈接着干自己的活。

过了一会儿,女儿走过来,扳着妈妈的肩膀说:“妈妈,我很不走运啊!我想送好朋友一份特别的礼物,谁想到,还有几位同学送的生日礼物都和我的一模一样。我怎么这么蠢呀!我感觉我好衰!”

“哦,是这样呀!妈妈听出来了,你对这位朋友很用心,你很希望你的这位朋友幸福,是吗?”妈妈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