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会孩子日常交往礼仪(2)

里的家教智慧 作者:木紫


 

1.教育孩子尊重人

一个人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对别人有礼。教育孩子尊重人,需要从小事做起,比如,见人打招呼、不说脏话、不以蛮横的态度对待他人、不强人所难、不提出无礼的要求、不对他人评头论足、不背后议论他人的缺点等。

孩子小的时候,通过具体的行为进行教育,更能让孩子学会怎么尊重人。比如,领着孩子主动跟小区里的清洁工人打招呼,告诉孩子他们很辛苦,他们的辛苦工作换来了我们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这样,在孩子的意识里,就会有一面爱的旗帜,是对劳动者的尊重。

教孩子尊重他人,除了正面引导,还要及时制止孩子的反面行为。比如,爷爷喝茶水的时候,孙子非要爷爷领着出去玩。不去,就又哭又闹。这个时候,父母就要站出来,告诉孩子,爷爷渴了,需要喝水。要想和爷爷出去玩,就得等爷爷喝完水以后。家长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要坚定,不遵守也得遵守。

2.从小培养孩子知礼学礼

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临时突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培养与引导。上学前、放学后,要和父母打招呼;外出办事要让长辈知道自己去哪里去做什么;父母或长辈身体不适或有病时,要主动问候、照顾,提醒家长就医、按时服药;长辈们正式谈话时,要养成不随便插嘴的习惯,为了不打扰长辈的交谈,必要时可以自觉退出。

父母做好饭菜,吃饭时,应主动招呼长辈一起用餐,不能先于长辈入座。用餐时,尽量从盘子一角夹菜,不要任意翻动菜肴,专挑自己爱吃的。要主动替家长和客人盛饭,对客人应双手送上。

3.迎宾待客中学会礼仪

每个家里都会有客人来。客人到来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告诉孩子他要和父母一起接待客人,把知道的一些客人喜好说给孩子,客人厌恶和近期避讳的事情也要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可以说。

要孩子和大人一起在大门口迎接客人,直到把客人领进家门。要主动提出为客人拿外衣,如果客人带来礼物,要说“谢谢”。请客人落座,给客人沏茶倒水。如果客人要和父母谈事情,孩子要找个借口,走进自己的房间。如果只是闲聊,孩子可以陪在一边,但是父母和客人谈话的时候孩子千万不要插话,客人问到自己才可以回答。

4.参加聚会时学会礼仪

父母有聚会,可以带上孩子。但是要考虑到这个场合是否适合孩子参加。接到邀请后,家长要告诉对方自己会带着孩子去,这样主人会有所准备。到达聚会地点时,家长要把孩子介绍给在座的每个人,并打招呼。

宴会开始,要等待菜上齐了,主人宣布宴会开始时再动筷子。吃饭时,不要把盘子里的菜翻来翻去,挑挑拣拣,不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就把自己的小碗堆得满满的。放慢速度,慢慢咀嚼,边吃边听他人的谈话,即使有小伙伴,也不能大声喧哗。聚会结束时,要向主人及其家人道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