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会孩子日常交往礼仪(1)

里的家教智慧 作者:木紫


 

《弟子规》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弟子规》说,在吃饭、坐下、走路的时候,要让长者在前面,年幼的跟随其后。长辈站着,年轻的人就不能坐下,长辈坐下之后,让你坐你才能坐。

这句话是在教给孩子怎么讲究礼仪。《弟子规》里讲述礼仪的文字很多,足见古人对礼仪的重视。

礼仪是一项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比如,国家有国旗礼仪、国歌礼仪、国徽礼仪、宗教礼仪、民族礼仪;公务员有办公礼仪;学生有校园礼仪;教师有教师礼仪;社交中有座次礼仪、电话礼仪、名片礼仪和自助餐礼仪。

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家长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孩子处于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礼仪教育,有助于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

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仪,不讲究礼仪,在一定的情境内,就会因为失礼而出丑,影响个人形象和交际效果。

父亲招待客户吃西餐,高小光曾经在电视中看到吃西餐,觉得有情调,就软磨硬泡地要求父亲带他一起去。这次是商务交往,父亲虽然有点为难,但还是带他去了。

在去餐厅的路上,他在心里背着父亲教的西餐礼仪:“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吃饭不能发出切割声……”到达餐厅后,坐在长长的餐桌旁,刀叉、碗碟、高脚杯、餐巾……和电视上一样,高小光兴奋极了。

这时候,服务员端来一个圆形的器皿,里面盛着漂着柠檬片的清水,服务生在每一位客人的桌上都放了一个这样的器皿。高小光正好口渴,就端起来喝了几大口。

这时客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高小光脸上,坐在他旁边的人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其中有位外国朋友更是表情怪异,高小光不解地看看父亲,父亲表情很尴尬,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直瞪眼。高小光有点心慌,他们看自己干吗?一会儿牛排上桌,只见客人们一个个把手伸进那个圆形器皿里,开始洗手……

看到这一幕后,高小光明白了父亲为什么那种表情,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原来那是洗手的水。高小光都不知道那顿饭自己是怎么吃完的,一个劲后悔当初吃饭前没有多学习一下吃西餐的礼仪。

礼仪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绝不能缺失了礼仪教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