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

里的家教智慧 作者:木紫


 

《弟子规》曰: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弟子规》说,早晨起床后必须洗脸洗手,并且还要刷牙漱口。每次大小便之后,就把手洗干净。

读到这里也许有人觉得无聊,这有什么好讲的呀?哪有人不刷牙不洗脸的呀!说这些对孩子有什么教育意义呀?当然有意义。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卫生习惯,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是很难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所以要想身心健康,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要孩子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先要让孩子养成每天早晨坚持洗脸的习惯,不管是天热还是天冷,都必须洗脸;早晨和睡前分别刷一次牙,而且晚上刷过牙后一定不能再吃东西。习惯是一种力量,能够约束一个人的行为。但是,习惯养成前,需要外界力量的督促。

王晓泽不太注重讲卫生,可能是受了家长的影响吧!爸爸吃水果从来就没有洗过,拿起来往身上蹭蹭就吃。妈妈呢,常常把衣服堆得家里到处都是,最要命的是,为了省事,妈妈每次做饭都要做出几顿的来,一家人吃冷饭是常有的事情。有这样的父母,儿子能讲卫生吗?

那天,王晓泽踢足球回来,饿得不行,在外面小摊吃了一碗馄饨。这可好,没过半个小时,肚子疼得就受不了了。送到医院检查是吃了不洁食物。打了一星期吊瓶,肚子好了,王晓泽对小摊上的食物的仇恨也淡化了,照常在小摊上吃早点。

妈妈觉得如果这样下去,儿子还有可能感染病菌,坚决要求儿子去正规餐厅吃饭。

那天,爸爸没在家,王晓泽说想出去吃饭。妈妈本来是要带儿子到一家正规餐厅吃饭的,可是王晓泽看到路边小摊馄饨就走不动了。这孩子就爱吃这口!妈妈没办法就带儿子去了。那个小店脏得不行,凳子上、桌子上沾满了没有擦干净的油污,于是,娘俩要求带走。

老板拿起个方便袋,习惯性地把右手食指往舌头上一舔,袋子口敞开了,被舔过的那只手又抓了把香菜放进了袋子里。

妈妈接过馄饨,递过钱,老板又用被舔的那只手接过钱,扔进了钱筐里。接下来的动作会把人气死,老板很熟练地用那只手包起了馄饨。

妈妈拎着袋子直接走到了垃圾桶边。看到馄饨进了垃圾桶,儿子说:“妈,咱以后别来这样的小摊吃饭了吧!真受不了呀。”

“你终于知道了呀!”妈妈点着儿子的鼻子说。

发生了这件事情以后,一家三口就开了一个会,研究卫生问题。爸爸首先表态,以后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吃水果前一定要把水果洗干净。妈妈说,以后做饭绝不会有剩余,宁可不够吃也不剩饭,换下来的衣服,绝不会放三天。

三个人互相监督,家里卫生状况很快就改善了。

家长要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除了给孩子一个讲卫生的生活环境,还要让孩子明白,一个人怎么做,才算讲卫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