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欧阳应霁:“蜗居”是一种很好的训练(3)

同胞,请淡定 作者:许骥


欧阳的“Home”系列丛书(《设计私生活》、《回家真好》、《两个人住》、《放大意大利》、《梦·想家》等等,简体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已经成为不少人心中的经典。张艾嘉曾经用诗化的文字来评论这一系列的书:“我的家——客厅一定要简单,东西要少,能有足够空间去发呆。睡房要温暖,才会有睡意。衣服不可摊一地,地上是属于杂志和书。厕所要连接卧房,以便裸体行走。厨房要超大,容许我做菜时制造出一切的混乱。但是柜子和抽屉里的用具要整齐,干净有秩序。嘿!我觉得你已经开始了解我这个人了……”

真的,作为一个“波西米亚人”,欧阳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能说到我的心坎里。坊间俗话道: 少不读《水浒》,老不阅《三国》。我劝家长们要尽量把欧阳的书锁在箱子里,或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也劝年轻人应视欧阳的“Home”系列为《水浒》,读完小心“中毒”!免得和我一样,年纪轻轻,就下决心要步欧阳的后尘,放弃追求高床软枕,而歆羡起将自己放逐的生活来。

欧阳在香港虽然有家,可是很少住,他的生活不知从何时起,开始了“布朗运动”。比之在家做“宅男”,他更喜欢去朋友家“串门”。他说:“应该是有家可归的我,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相信了四海为家的漂泊之美,开始了家在背包里的日常生活,早晚赶车赶船,偶尔因为误点被迫睡在某机场某个只有门没有窗的小房间,不知日夜。然而飞来飞去并不累,因为始终有种冀盼有个目的: 抵步着陆脚踏实地推门进去,面前是一众精彩的朋友以及他们的厉害的家。离家出走为了走进别人家里,是可以给自己开的玩笑吧。太清楚自己会在自家舒适的家居环境里耽于逸乐慵懒,所以大胆‘解散’自己的家,去认识了解别家的面貌和可能。”

他说他喜欢过这种“钟摆式”的生活。一般人喜欢定居,觉得这样才有安全感;可是对他来说,只有在不断迁移之中,他才能感觉出一份安稳——原来,他的家是一座“移动的城堡”,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所以,他也从来不介意家的大小,“蜗居”对他来说,是完全无妨的。

欧阳今年也四十好几了吧?可是看上去好年轻。他曾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人真的老了的话,心态会更偏向怀旧,也许会更想念住在城里面一家人的感觉。老实说我却不怎么怀旧,也不恋家,可能我会越活越像小孩。”他说他自己是“积极进取型闲散退休人士”,他在香港《明报》开设的专栏名字叫“中年无休”。

欧阳强调,一切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如果你不满足于“蜗居”,那就应该去工作,既不要“傍大款”,也不要“啃老”。

他和家人的关系很好,尤其不赞成“啃老”。在他看来,“啃老”会造成家庭矛盾,“本来可能是很和谐融洽的关系,可能因为‘啃老’而发生很多冲突”,而这样的家庭冲突,到最后一定会演变成社会冲突。是你自己的事情,不应该强迫家人来替你承担。

欧阳在大学时代,租的第一套房子只有10平方米,入社会后买的第一套房子,也不过30平方米;现在,用了二三十年时间,才慢慢争取到一套将近140平方米的房子——在香港绝对称得上“豪宅”!他不是暴发户,或许也并不算太有钱。他说,他“特意要住在郊外,才可以有比较大的房子,在城里根本不可能。而且因为是老房子,买的时候也碰上了地产的低潮期,总价才没有那么可怕”。

起初,我想请一个社会学家或者时事评论员来讲“蜗居”的问题,但是怕讲得太沉闷,而且也容易流于陈词滥调。某日不知何处来的灵感,突然想到不妨邀请搞家居设计的欧阳来谈。一方面,他可以从设计的角度切入,谈出一些新的对“蜗居”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另一方面,欧阳本身也是个媒体人,过去做过主持人,常年开设专栏,真要他评论起来,应该也能胜任。本来也就抱着这两点初衷,谁知采访结束后,收获比原来想象的多得多。

采访欧阳的过程,充满了各种“错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