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浮躁的年代,浮躁的人(9)

不浮躁 作者:王兴权


浮躁是你的魔障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

2011年5月9日晚22时许,高晓松驾驶一辆英菲尼迪越野车在东直门十字坡附近连撞多辆车,最终因醉驾致四车连撞而被拘捕。在庭审现场自我辩护中,他说:“戴手铐脚镣坐在囚车里,向往车外的自由。喝酒严重侵害了他人的自由,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意外,是我长期以来浮躁自负的结果。我愿意首先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争取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艺术工作者。我愿意终身做义工,接受惩罚。宣传酒驾危害。酒令智昏,我愿意接受所有惩罚。”

“浮躁自负”,让高晓松沦落为阶下囚。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像高晓松这样“浮躁自负”的人有很多。浮躁是盘踞于人心中的魔障,带着人渐渐远离成功,铸造一座由悔恨构成的坟墓。

庄子说:“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轻率就会丧失根本,浮躁就会丧失主宰。浮躁使优秀的人变得平庸,使聪明的人变得愚蠢,使胜利者跌入失败的深渊。浮躁的人就如玻璃瓶里的苍蝇,前途光明,却找不到出路,明知道自己烦躁,却又无能为力。

林语堂说过一句话:享受悠闲的生活。你只需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现实是,保持浮躁的状态太久,悠闲的感觉已经太远。越来越拥挤的城市空间,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步伐,越来越亢奋的生存环境,总是让你无所适从,处于自我的不断迷失与沉沦中,内心处于一种喧嚣燥热的状态。心静的人越来越少了,心灵的负担越来越沉;奔波忙碌的人越来越多,驻足欣赏路边风景的人越来越少。就连读书这种让人心安、充实的活动都变成了一种稀罕事物。

《水煮三国》的作者成君忆说,现在的人读不懂书,尤其读不懂国学经典,缺乏理解性思维而强烈依赖于批判性思维。牛郎织女被改造成织女的婚姻被封建家长拆散,成了反专制家长的战斗文学。《天仙配》来到黄梅戏里,主人却变成了贪财好利的财主形象。《白蛇传》改动则更大,许仙在法海帮助下,战胜心魔将白娘子收入金钵,此后他苦行化缘,换来一砖一瓦建成雷峰塔将白蛇精镇于塔下,经改造与原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被后世理解得支离破碎,人只剩下两种:真小人和伪君子,忠义,仁孝,都找不到了。

成君忆表示:“现代社会的浮躁,读书只是为找工作增加砝码,找不到乐趣。我们用智力、美貌、时间去交换,然后自己变得焦虑和不快乐。”

浮躁是一种传染病。既然是传染病,浮躁就容易在人群中传播,而且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你受到了浮躁病毒的侵蚀,你就会被它支配,于是,职场不如意,家庭不和谐,对自己没自信,人生的天空缺了一丝云彩。

浮躁是一种不理智的情绪,不健康的心态,一种不好的精神状态。当浮躁占据你的思想,它就像被你赶走的臭苍蝇,刚挥手甩到一边去了,过一会儿,它又非常讨厌的嗡嗡地飞回来。于是,你更生气了,静不下来,一下又一下地驱赶它,可是总也不能一下子把它打死,它跟你玩起了捉迷藏。被这种浮躁状态主导,眼前的利益被放大,短期的所谓成功被追赶。如此,无所适从,偏激、迷茫,被生活的急流所挟裹,失去奋斗前进的正确方向,与成功无缘,又因一无所获而使内心变得更为焦躁不安,甚至误入歧途,损人害己。

浮躁是一种浓烈的怨气。歇斯底里、暴跳如雷,虽然这种情绪表现让人当时很惊恐,但它们来得快,去得也快。浮躁却不同,它慢悠悠地在你身体里遛达,慢慢地折磨你,受它影响,你总觉得心中有一口郁气没有地方宣泄,你总是没理由地觉得很烦恼,心情压抑。这种怨气带给你为人处事、工作交际非常大的困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