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福为何物(7)

幸福靠自己 作者:亚星


4 知足者幸福

比起那些有权有钱却仍不知足的人,反倒是容易满足的普通老百姓更幸福一些。

—— 欧文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多数的人就不幸福。我认为真正的财富,往往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东西。只要你拥有一颗知足的心,就不会被虚荣蒙上你的眼睛,你才能够发现这一切,它们都不应当被你忽略。  

据说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像蛇一样快。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多,当然跑得快。”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上帝答应了蜈蚣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体上粘,从头一直粘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粘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是脚的躯体,心中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开始要跑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噼里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反而比以前走得更慢了。

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像蜈蚣那样贪婪?一批又一批人前赴后继地把自己绑上欲望的战车,纵然气喘吁吁也不得歇脚。不断膨胀的物欲、工作、责任、人际、金钱几乎占据了现代人全部的空间和时间,许多人每天忙着应付这些事情,几乎连吃饭、喝水、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其实很多人都无法静下心来检查自己“已有的”或“曾经拥有的”,都总是“看到”或“想到”自己“失去的”或“没有的”。这当然注定了奔波忙碌。

也许我们这一代都太精明了。无论是待人或处事,很少检讨自己的缺点,总是记得“对方的不是”以及“自己的欲求”。到头来,因为每个人的心态正彼此相克,所以很少能如愿以偿。相反,如果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试图将对方的不是和自己的欲求尽量放一放,多多检讨自己并改善自己,那么,彼此之间将会产生良性的互补作用,这才是我们所乐意见到的。

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重新见到过去那种不那么功利的社会。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利欲熏心”减肥,不要让那些无谓的争端引爆了灾难的炸弹,破坏了我们的幸福。

伊索说过:“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的确,人生的沮丧很多都是因为得不到的东西,我们每天都在奔波劳碌,每天都在幻想填平心里的欲望,但是那些欲望却像是反方向的沟壑,你越是想填平,它就向下凹得越深。

我的朋友阿刚年轻的时候,是个力求什么都做到最好的人,拼了命想抓住每一个机会。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作为一个年轻人,这应该是足够骄傲满足的事情,可是他偏不满足,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把公司发展壮大,甚至冒险投资。

事情都是双方面的,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事业越做越大,压力也越来越大。到了后来,阿刚发觉拥有更多并不是乐趣,反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他的内心始终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笼罩着。

这时候,“灾难”发生了,他的公司因投资失败破产了,交往了五年的女友和他分手……一连串的打击让他极度沮丧,他甚至考虑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面临崩溃之际,他向一位有名的心理医生求助:“公司倒闭了,现在,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如果投资不失败的话,公司肯定会更壮大的。现在我感觉好痛苦,幸福是那样遥不可及。”心理医生沉吟片刻后回答:“你什么都能做,别忘了,当初你也是从‘零’开始的,但相比这个,你更应该懂得满足,这样,你现在就可以很幸福!”

这句话让他恍然大悟,是自己的不知足导致感觉不到幸福。然后他又重新振作起来,现在又有了自己的公司。虽然不大,但他每天都很开心。

他对我说:“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