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的节俭运动(2)

我的世界观 作者:张蕴岭


浪费合理化、普遍化,是最令人担心的。像吃请、会议、公费出国等,政府也发了文件规定,但变换的手段也很多,有些已经成为惯例。还有的一些涉及“敏感的”问题,比如,高级干部退休后仍然大量花公费,甚至待遇从优等,全国加起来数额也不小。再就是现在的政府单位预算,要年年用完,如果当年花不完,就扣减下年的预算分拨额度,这不是在提倡节约,而是鼓励浪费。这鼓励单位突击花钱,有些开支本来可以不用,可是,为了花指标,也就堂而皇之的乱花、乱买。这里,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最近到外地,一位当地年轻人在介绍该城市的情况时说,这个城市发展很快,新建筑很多,城市很漂亮。最好的建筑一是政府办公楼,二是国有的大公司,三是富人区。在场的人随便一问,什么人住在富人区?不想年轻人随口就答:反正没有多少好人。在场的人听后都笑了,这笑里藏着苦涩。

我们经常说,反腐倡廉。其实,“廉”光“倡”是办不到的,必须动真格的。廉是针对官员、政府说的。要从官员做起,政府就要下真工夫,官员要动真格的。要知道,贪污只是少数人得利,容易引起公愤,而浪费有时是很多人沾光,因此,有时反起来不那么容易,在一些情况下,可能还会损及不少人的利益。但是,如果动真格的,那还是有效的。

公众都希望在四中全会后看到廉政的真成效。要是做到这些,要先从高层做起,带个头,把廉政行动公之于众,比如减少专机,简化出行程序,规范高层人士退休后公费开支,还有坚决执行原来已经有的规定等等。这样,高层一带头,部级、局级干部就会跟上去,对其他官员的管理也就好办些。

贪污和浪费都是犯罪,对贪污和浪费者都要惩治。为此,人大要在这方面立法,不能光靠政府文件或者纪委规定。我们也可以考虑像一些国家那样(比如,印度尼西亚)成立专门反贪(包括反浪费)法院。公民在这方面也要对政府有更大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