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1日,我们一行人游览湖北神农架,归途之中,又游览了秭归县香溪的王昭君故宅。
王昭君十六岁时,长得貌美如仙,被选进皇宫。汉元帝后宫佳丽三千,不可能一一临幸,便让画师毛延寿为后宫的美人画像,皇帝看画像选取自己喜欢的侍寝。
毛延寿为王昭君画像,索贿不成,便丑画王昭君,还在她脸上无中生有地点上了什么克夫痣,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画像自然不感兴趣了。
公元前35年,匈奴王向汉求亲,王昭君自愿和亲。
当汉元帝看到王昭君时,被她的美惊呆了:她美艳绝伦,如雪似玉……昭君出塞后,怒气冲冲的汉元帝立即下旨,迅速缚束画师毛延寿,问明欺君之罪,就地正法。
离开昭君村,我一直在想:这毛延寿,官场之上天字第一号的二百五。
皇帝的女人你也敢伸手要钱!莫说要,就是她主动给你,也不能收啊!那些女人一旦投入皇帝老儿怀抱,没准说出钱的事,你有几个脑袋?一个画师,伸手讨要,要不到也就算了,怎能“竟敢在鬼子而前耍花枪”?居然在皇帝的女人脸上做手脚,就不怕露了马脚吗?一旦事情败露,你还能活吗!这毛延寿真是狗胆包天,寿星老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毛延寿最终死了,死了还丑名万代,永远被人唾骂。
毛延寿为了那点银子,身败名裂,一个十足的大傻瓜,一个地地道道的官场二百五。
什么叫官场二百五?“二百五”,1936年商务印书馆版《汉语词典》“二百五”条:“谓愚痴或卤莽之人。
“网友JK说:“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电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
“那么,为什么傻人被称为”二百五“?”二百五“到底是什么含义?上百度网一查,终于明白。
过去银子计量单位除了”两“以外,还有”封“。
一封银子等于五百两。
所以,250两就等于半封(谐音”半疯“),半疯即傻。
网络上对于”二百五“来历的解释真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
其中有些看上去比较靠谱,比如”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钱,一吊钱是一千文,”二百五“就是半吊子的半吊子,比喻傻头傻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