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上,迅速进入领导视野,只是取得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还不等于就能快速地发展起来。
在官场上,要想快速发展,得靠官场皮革马太翁效应。
什么叫皮革马太翁效应?皮革马太翁效应,是前苏联一名教育家创造的一种培育人才的方法。
一个班级10个同学学习成绩差不多。
试验中,选择5名同学,在课堂上老师多让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
一个学期下来,这5名同学的学习成绩普遍地好于另外的5名。
两三个学期下来,这5名同学的学习成绩比另外的5名优势距离拉得更大了。
我们知道,学习,学习,这是学与习两个部分:学在课堂上,习在下课后。
学是习的前提,习是学的延伸。学是第一的。
一个同学,只有上课聚精会神地听讲,学懂了,做作业练习才会顺畅且效率高。有些同学课后并及有花多少时间、精力死学习,可他的成绩很优秀,其诀窍就是他在课堂45分钟内解决了问题:他认真听讲,老师教的新知识他都吸收了、弄懂了,课后只要略加练习就行了。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提高课堂45分钟听的质量?就是要借鉴皮革马太翁效应。皮革马太翁效应的玄机在于:由于老师经常提问,促使学生下意识地感到老师很快又要提问自己了,从而诱导他集中注意力听课。
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一集中,老师讲的都入神听了,成绩肯定不错的。所以,有经验的家长,善于同老师沟通,拜托老师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孩子多提问一点儿,这个方法效果很好。
其实,这个家长他懂皮革马太翁效应。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提高回答问题频率的办法,来增强某一些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促使其快速提高学习成绩,就是皮革马太翁效应的活用。
而官场皮革马太翁效应,就是多给予某官实践的机会,让其成为挑大梁、担重担的骨干,进而获得长足的进步。我们看电视、电影、小说,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一个战斗任务来了,特别是艰难的攻坚战、重要的歼灭战、事关全局的阻击战,首长往往总是首先想到某个人、某个连、某个营、某个部队。
文艺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加工和真实反映。上述的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切而客观存在的。
这种情况就是皮革马太翁效应在战争中的反映。
如今,我们知道了,官场皮革马太翁效应能够帮助人加快发展,是个有用的进步催化剂,那又如何使用好这个利器?最重要的是解决头脑占有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