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妈妈要懂得“用心”(2)

好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晨曦


丽文和先生再想想,也想不出什么新的东西了,就说五星级大宾馆里有的差不多家里都有,也就这些了。妞妞这下完全释然了,她由衷地感叹一句,“原来咱们家和五星级大宾馆一样,我以前还不知道呢!”

丽文和先生都笑起来。丽文说,真是的,以前怎么没注意呢,原来咱们家和五星级大宾馆一样。

妞妞由于这意外发现而兴奋,一脸欢喜,再也没有刚才的忧虑和羡慕的神情。她想进一步证实一下,就问:“爸爸,你说咱们家是不是和五星级宾馆一样?”

丽文先生这时也一脸恍然大悟,“嗯,是一样。原来咱们一直住在五星级宾馆里,我们以前还不知道呢,幸亏让妞妞给发现了!”

丽文和先生找到一家还算干净的小旅馆,三个人都很坦然而又愉快地住下了。

晚上睡觉时,妞妞更是高兴地说:“妈妈,我知道五星级宾馆没有什么,那里没有爸爸妈妈。我才不住呢。”

是啊,再豪华的宾馆哪里比得上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在一起呢。在孩子眼里,房子里有爸爸妈妈就是最好的,这种幸福远比住在五星级宾馆多得多。

幸福的家就在自己手里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在努力为孩子创造美好的生活,都想把家打造成孩子的幸福天堂。但多少人却把方法用错了,他们在使劲往家里搬来豪华家具的同时,不经意间把家的气氛搞坏了,让家动不动就变成了夫妻吵架打骂的“战场”,一座冷冰冰的没有生气的宫殿。孩子本该拥有的幸福,在这样的家庭中不知流失了多少。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先生说: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这句话对做父母的有很深的启发意义。

我认识一对夫妻俩都是很不错的人,先生是事业单位的领导,妻子漂亮能干,在一家不错的国企上班,还有个儿子。他们的生活,一般人看来是很舒适的小康水平,但他们却把别人眼中看似幸福的家弄成了无硝烟的战场。两个人隔三差五地吵架,邻里都知道他们的这个习惯。两个人性格都好强,谁也不让着谁。其实,这位妻子对我说,吵架的原因也没有什么大事,要不就是为了单位的事情,要不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两个人观点不一致就大动干戈。两个人吵完了,还都爱面子,开始冷战,谁也不理谁。吵了近二十年,才发现也没有什么矛盾,可是儿子的问题却成了他们最心痛的事。

儿子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一直生活得胆战心惊,他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又会吵架,从而变得神经质、敏感,不论在什么场合下,有谁说话声音稍高些,他就表现出惊恐、不安。孩子从小就特别希望爸爸或妈妈有一个不在家,因为那样家里就有几天平安了。现在这个孩子已上初三,在父母不断争吵和冷战中,他性情忧郁,脾气暴躁,成绩很不好,每天就是混混日子,让父母头痛得要命。夫妻二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不能自立怎么办。他们现在更发奋地赚钱,仿佛想给孩子挣够一辈子用不完的资产。但无论赚多少钱,他们考虑到孩子的问题时都没有安全感,没有满足感。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家庭生活中当然不可能没有冲突,好的家庭关系并不意味着只是一团和气。

丽文和先生也经常会有冲突,但他们一般情况下会避开妞妞,在两个人之间尽快把问题解决了;实在避不开,也要尽量克制自己,至少不让争吵吓着孩子。有时也会请女儿出来主持公道,他们相信孩子的看法往往比较客观。他们很真诚地倾听女儿的看法,从孩子的视角来发现自己的问题。虽然妞妞小时候常常“断案不公”,不自觉地偏向丽文,但这至少能让先生意识到孩子的愿望,出于对女儿愿望的成全,先生也会主动认错。而丽文对先生也会经常让步,如果发现先生气愤得厉害,或是为了尽快结束争吵,丽文就会把自己的“原则”和“理由”都抛一边,主动认错,向先生和解。他们的争吵从来都是速战速决,决不拖到第二天,不让压抑的气氛长时间地笼罩在家庭里。父母的行为让孩子看到,人与人之间有些矛盾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以何种态度解决。

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等等都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两个成年人合写的生命自传,是让他们最亲爱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体会生命的美丽,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蒙教材。

哪怕是离婚,只要理性和体面,也好于没完没了让孩子备受折磨的争吵。哲学家弗洛姆认为,如果夫妻二人的婚姻面临解体,以为给一个表面融合的幸福而不去分离,然而任何深入的研究都表明,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父母理性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父母们常常想给孩子攒更多的钱,实际上多少钱都买不来孩子的快乐。财产今天损失了,明天可以找回来,但孩子成长中的幸福感、教育机会一旦损失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育的人,这才是父母所能给孩子最丰厚的、一生享用不完的财富。

这里我把哲学家弗洛姆的一段话引用出来,和妈妈们分享:

上帝答应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土地(土地常常是母爱的一种象

征)被描写为“到处都流动着奶和蜜”。在那里“奶”是“爱”的第一方面的象征,是关心和肯定的象征。“蜜”则象征着生命的甜蜜、生活的幸福和对生命的热爱。大多数母亲都能够给予“奶”,但只有少数母亲能够给予

“蜜”。为了能给孩子“蜜”,一个母亲不仅必须是一个“好妈妈”,而且必须是一个幸福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这种影响怎么说都不夸张。母亲对生命的热爱会像她的焦虑一样感染孩子。这两种态度都对孩子的整个人格有很深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人们可以在孩子们以及成年人中

间区别出哪些人只得到了“奶”,而哪些人则同时得到了“奶”和“蜜”。

父母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给他肌体赖以成长的“奶”,还要给他心灵滋润的“蜜”。如果说家庭状态也可以像酒店那样标注级别,没有比和谐幸福的家庭气氛级别更高的了。房子可以小一些,家具可以旧一些,电器可以少一些,但爱和亲密一定要多——幸福的家是胜于“五星级宾馆”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