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比尔·盖茨童年:不服输的“怪小子”(2)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创富经 作者:朱仰晴


“妈妈,比尔真是精力旺盛,通常整夜都不睡,他就喜欢小摇篮有节奏地摇晃。如果摇篮长时间静止,他就会毫不客气地大哭起来。真是拿他没办法!”玛丽有些无奈地说。

“也许等他将来长大了,也会这样精力旺盛地去学习和工作呢。”老盖茨打趣地说。

随着摇篮有节奏地摇晃,小盖茨一天天长大了。上幼儿园时,天性好动的他在一匹玩具木马上体验到了摇晃的快乐,这匹木马是他的宝贝,连姐姐也不能随意玩耍。他经常反戴着一顶棒球帽,手里拿着妈妈晾衣服的绳子,在这匹木马上扮“牛仔”,小盖茨骑在木马上不停地晃呀晃,甚至就连上课也好像是骑在木马上一样不停地晃动,因此,他被大家戏称为“木马王子”。

小盖茨的摇晃癖好在一段时间让老师感到很头疼,但当老师向他提问时,他却能对答如流,老师这才知道他并不是一味地贪玩。小盖茨并非无聊地做这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举动,而是以他特有的方式在思考。

良好的家庭教育

作家康斯坦丁诺夫说:“必须掌握儿童的生理和精神的本性的发展规律。”比尔·盖茨很幸运,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从盖茨出生开始,父母就不断创造条件力争使他的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盖茨似乎永远没有疲劳的时候,总是动来动去。然而,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的玛丽却从不阻止儿子的这些异常举动,反而鼓励他在玩耍中不断寻找乐趣。因为她知道,在孩子的眼中,世界充满了太多的神奇和乐趣,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体会,身体对运动的喜好,多少反映了大脑对未知事物的敏感。她甚至宁愿儿子在草坪里摸爬滚打得像一个泥猴,也不愿意看到他躲在房间里安静闲适地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油炸薯片。

盖茨渐渐长大了,玛丽终于可以脱身走出家门,到西雅图历史和发展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由于她还经常要去各个学校为学生们讲解本地的文化和历史,所以常常是留比尔·盖茨一个人在家里玩。

“哦,宝贝!你在哪儿?”玛丽每天下班都会亲昵地招呼小盖茨。

“妈妈,快来啊,我在这儿呢。”

这天,当玛丽打开盖茨的房间门时,不由得怔住了。只见眼前一片狼藉,满地都是被盖茨拆的乱七八糟的各种玩具零件,而盖茨正兴高采烈地骑在那匹宝贝玩具木马上,一边不停地前后摇晃,一边饶有兴味地摆弄着手里的玩具零件。

“哦,天啊!你到底在做什么?” 玛丽惊讶地问儿子。

“妈妈,我是想看看这些玩具究竟是怎么组装起来的。”盖茨回答道。

“孩子,你需要按次序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进行拆卸,然后再按次序一个一个地组装,那样就会很容易了。”玛丽并没有责备儿子,而是耐心地教导儿子,并蹲下来帮儿子组装那些零乱的玩具。

有了妈妈的鼓励和支持,小盖茨总会有惊人之举。他曾无休止地反复折腾,把自己的头和屁股一同塞进箱子里,然后弹跳出来,争取一次比一次跳得远,且不断地估计他能够再跳多远……每当这时候,别人阻拦也无济于事,那样只会激起小盖茨更加变本加厉地重复。他在10来岁以后,时常走着走着便突然跳起来,伸手去碰树枝、门柱、篮球筐以及任何能够吸引他注意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