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谁是下一个“被提拔”的人?(5)

老板凭啥提拔你 作者:赵强


其实,工作中,我们很多人之所以踌躇不前,并不是在想怎么做成事,而是在想,怎么不出事。很多人天天想着除草,却压根没想过种庄稼。这类型的员工,他们看起来很听话,老板说东,他们就朝东;老板说西,他们就朝西。他们做事,想着自己的小九九,给自己留退路,怕担风险;他们既不琢磨事,也不琢磨人,是职场中的庸才,不堪大用。

第二种人,天天梦想着升迁提拔,不过他们的主意却落在如何迎合老板、搞垮竞争对手上,对他们而言,除草就是除掉竞争对手。这类型的员工,不琢磨事,只琢磨人,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人际敏感和权谋能力,如果公关能力又很强,就会像花蝴蝶一样扑来扑去。这类员工,如果用错了地方,就是职场中的小人。

第三种人,他们本性善良,为人真诚,做事踏踏实实,有着令人敬佩的务实精神。他们不琢磨人,只琢磨事,低头拉车,却很少抬头看天,是职场中的大多数。

第四种人,他们既琢磨事,又琢磨人。他们属于职场中的翘楚,往往极容易成为领导者,要么是老板,要么是高管。

第一种和第四种人,属于少数人。第二种和第三种人经常闹矛盾。前者务虚,后者务实。前者讥笑后者,后者也讥笑前者。

那么,作为一名职场人,我们应该做哪种人呢?我认为,应该做第五种人: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先琢磨事,后琢磨人。

其实,琢磨事和琢磨人,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放弃哪一面,都不合适。

琢磨事,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工作不是游戏,想玩就玩;工作不是恋爱,需要投其所好。公司是个营利组织,要为组织贡献价值,才能生存。工作更像是婚姻,你需要忍耐,需要从点点滴滴中学会经营。人际关系、个人能力、沟通能力等等都很重要,但是立身之本还是事情本身。老板会因为你创造了价值而雇佣你,而不会因为你人际关系好而雇佣你。说白了,一个人做事的能力才是立身之本,其他都是辅助要素。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价值的,而人是琢磨不完的,应该将精力聚焦在琢磨事情上来。很多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琢磨人上,结果耽误了琢磨事。

中国有相当多的老板是做业务出身,做业务,琢磨事,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经验。而那些醉心于琢磨人的人,往往很难做成事。

那是不是说,琢磨人不重要,当然不是。“种花须知百花异,树人要懂百人心”,要想被提拔,还是要懂人性。

西汉开国丞相萧何是一个善于琢磨事的人,但却被刘邦怀疑心存异志。为了打消刘邦的顾虑,他也做了一些强取豪夺的恶事。水至清则无鱼,皇帝有了下属的把柄,心里便踏实了很多。萧何关键时刻,琢磨透了老板的心思,得以善终。

在我看来,琢磨人有时候就像一盒火柴,一味重视它,有些荒唐;如果不重视它,那就很危险。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琢磨事好比是“质”,琢磨人好比是“文” ,两者共同发展,方可大成。对于企业而言,一个人的职位越往高层升迁,就越要重视琢磨人,选人、育人、留人、用人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琢磨事与琢磨人就如同一个包子中分别包了两种馅,包子的味道如何,取决于这两种馅的比重。在不同的阶段,这两种馅的比重不同。基层员工要以琢磨事为主,中层员工要多琢磨事,适当琢磨点人;高层管理者要以琢磨人为主,琢磨事为辅。

一个优秀的职场人明白,办公室不仅仅有政治,更重要的是要讲策略,以事情为导向,而不是以人为导向。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职场人应该如何把握琢磨事和琢磨人的度,从而获得提拔的机会?

一是要让老板信得过、靠得住。

谁不愿意用自己人呢?因为自己人更可靠。要琢磨老板的心思,成为老板的心腹。我们常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机会并不会平均分配。成为老板的心腹,就会获得更多提拔的机会,成长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