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首先确立你的人生高度(3)

你在为谁学习 作者:李明军


一个作家在一篇文章中表达的人生观点,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共鸣(周国平《安静的位置──生命感悟篇》),他说:“生命的终极意义是无解的,或者更糟,答案是否定的……明智的办法是把这个问题悬置起来,尽量不去想它。”他给生命列出的公式是:“人生的内容:a+b+c+d+……;人生的结局:0;人生的意义:(a+b+c+d+……)×0=0”暂时搁置,关注现实,是可取的,但是认为人生无意义,这种虚无的悲观,显然有失片面,而竟然引起如此多的共鸣,说明了人生航向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

人生如书,一本厚重的书,一本一辈子才能写完、读完的书。写好、读好人生这本书,需要奉献自己的全部。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为了“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在实验室里耗尽了她所有的精力,终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实现了她的科学梦。世人景仰的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以他无悔的人生,诠释了人生的真谛。对人生信仰的不懈追求和对名利得失的淡然,构成了他们既光辉、伟大而又平凡、真实的人生。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都在不知不觉中写自己的人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读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应该抱着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个人的得失名利,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拿得起放得下,在平凡的岗位上去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目标决定成败有人说,人不应该幻想遥远的未来,而应该把握具体可见的现在。但是没有高远一点的目标,就会失去生活的灯塔而迷失前进的方向。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三名建筑工人,在炎炎烈日下同样辛苦的建造一堵墙,一个行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一人回答:“我在砌墙。”第二个工人回答:“我干一小时活,挣五元钱。”第三个工人凝视着远方,答道:“我在修建一座大教堂。”多年以后,前两个工人庸庸碌碌,而第三位工人则成了享誉世界的建筑工程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由于人生目标的不同,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态度,而这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于人生的高度。没有目标,只能在路上无目的徘徊,而一旦丧失了目标,就会颓废消沉。

早期的登月人埃温德?奥尔德林在登月成功后曾一度精神崩溃,事后他在一本书中写道,导致他精神崩溃的原因是他忘了登月之后仍然要活下去。登月,人类多少世纪以来的梦想在他手里实现了,人生到此还能有什么追求呢?失去生活的目标,正是他无法生活下去的原因。人生如潮,有起有落。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泊不定,心无所依,那么搁浅是必然的,由灰心、失望而导致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有了目标,就有了正确的积极的心态,就能看到周围的一切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与机会。许多年前,某报曾作过300条鲸鱼突然死亡的报道。这些鲸鱼是在追逐沙丁鱼时,不知不觉被困在一个海湾里。弗里德里克?布朗?哈里斯说:“这些小鱼把海上巨人引向死亡。鲸鱼因为追逐小利而暴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空耗了自己的巨大力量。”没有远大目标的人,就像故事中的那些鲸鱼。他们空有巨大的力量与潜能,把精力放在小事情上,而小事情使他们忘记了自己本应做什么。因此,要发挥潜力,你就必须全神贯注于自己有优势并且会有高回报的方面。远大的目标能助你集中精力。

另外,当你不停地在自己的优势方面努力时,这些优势会进一步发展。最终,在达到目标时,你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比你得到什么样的东西重要得多。人们处事的方式主要取决于他们怎样看待自己的目标。当人们觉得自己的目标并不重要时,他们为达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就没有什么价值。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目标很重要,情况就会相反。人们必须把目标建立在自己的理想上面。如果他的各个目标组成了他所珍视的理想,那么他就会觉得为之付出的努力是有价值的。虽然目标是朝着将来的,是有待将来实现的,但目标使我们能把握住现在。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能把大的任务看成是由一连串小任务或小步骤组成的。要实现理想,就要制定并且达成一连串的目标。每个重大目标的实现都是一个个小目标、小步骤实现的结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