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首先确立你的人生高度(2)

你在为谁学习 作者:李明军


相对于人生的苦,人生中有更多的美丽和快乐。比如现在,仲春时节,万物生机勃勃,柳绿花红,草长莺飞,一切都充满希望,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而活力是快乐的源泉。在这个生意盎然的季节,即使是老人,虽然头发花白,眼睛模糊,脚步缓慢,但每迈一步都显得那么沉稳,鲜花绿叶与白发的相映,更衬托出生命的美好。特别是在草地上蹒跚学步的孩子,那粉嘟嘟的小脸,那纯洁爽朗的笑声,更增添了无限生机,蕴涵了无限的希望。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感到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应该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才不辜负这无限的春光。

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我“在”是因为我“思”,但是“思”的基础是学,“思而不学则殆”,多读书是使人生有意义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人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也有人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一种成功后的完美,也有人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一种平淡舒心,自身心理的满足。每个人的人生肯定是不同的,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当然也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应该是相通的,那就是在这短暂的人生中,让生命如夏花绚烂。

作为一个高中生,虽然不可能参透人生的意义,但是开始思考了,就说明已经走向成熟。人生必须有目标,而人生意义的思考是真正的理想目标确立的基础。人如果对自身的生命意义不明白的话,行为就没有了标准尺度,生活的态度也会无从确定,生活是痛苦的,生活就会彷徨歧路,感觉生命的空虚。所以人大都会知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解释着,用自己心中的目标,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意义。

  人生就是要将梦变为现实

只有切实地思考了,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才会正确地认识人生的不快乐和人生的不如意,学习的困难当然是诸多不如意之一。我们应追求人生的完美,但同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缺憾,也正因为人生中的缺憾,才衬托出人生之美。所以要感悟人生,但没必要去大彻大悟,用自己的思想去认知这个我们所生存的世间,也从中感受着那种人生意义上的喜怒哀乐,也就可以了。泰戈尔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个苦行僧在深山里修道,有个女孩天天为他送水,十几年没有间断,他从来没有理睬过女孩,女孩在悲伤中死去。苦行僧最后终于成佛了,佛问苦行僧:“你此时高兴吗?”苦行僧回答说:“我不高兴,因为我的梦想实现了,我也大彻大悟了,而实现的时候,我迷惑了。”他迷惑了人生的意义。人生就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一切都是绝不可忽略的,人生的伟大、人生的意义就在这平淡的过程中显现。

你在信中谈到了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想法,你提到的《时间简史》我也看了,在宇宙发展的长河中,人类的存在或许只是一段很短的历史,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人类生存的地球渺小无比。仅仅银河系中,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2000多亿颗,而银河系不过是宇宙中千千万万个星系中的一个。但是不要因为地球的渺小和人类历史的短暂就消极悲观,人类虽然不是宇宙的主宰,但是在这宇宙的一角,在此小的星球上,在短暂的时间内创造了如此辉煌的历史,已经不愧于人的称号了,而作为人类一员的个体,在浩瀚的星空留下一点光芒,也就可以了。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一句话将这个千古难解之迷轻轻带过,暂时搁置了目的,是为了过好今生今世。但是人生绝不能为了活而活,所以儒家又讲求“立德”、“立功”、“立言”,追求“三不朽”。人在世所立的德、功、言真能不朽吗?什么是不朽?不朽又有什么意义?人生苦短,为谁而活?应该为自己活呢?还是为别人活呢?还是为某种对象、某个信念活呢?多年前,在中国青年中曾有过一次关于人生意义的大讨论,《中国青年》1980年第5期的一个专栏里,发表了署名潘晓的一封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她在信中说,过去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幻想,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可是世界并不像书里描绘的那样美好,她在社会上处处碰壁。慢慢地,平静了,冷漠了。认识到在利害攸关的时刻,谁都是按照人的本能进行选择,没有一个人真正虔诚地服从平时挂在嘴边的崇高的道德和信念。人都是自私的,不可能有什么忘我高尚的人。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如今,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这种人生的迷惘以另一形式出现,叹息声又一次响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