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学会与父母沟通,消弭无形的“代沟(1)

你在为谁学习 作者:李明军


一、你有多久没有与父母促膝长谈了?

大哥:

你好!

最近我越来越苦恼,不是因为学习,而是因为父母对我的唠叨。自从上高中以后,爸爸妈妈对我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唠叨也越来越多。多看了一会电视,多玩了一会游戏,作业出现了一点点错误,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另外如早晨不能睡懒觉,早餐要我吃我不喜欢吃但据说有营养的食品。我总感觉,我年龄越来越大,爸爸妈妈反而越来越对我不放心了,我要几乎要返回到儿童时代了。

对父母的唠叨,我一开始采取了“听之任之”、“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的策略,但到后来无法忍受的时候,就开始发火,表达我对他们的不满。每天回到家里,我就把自己关在自己的房子里,除非吃饭才出来。每天放学后,我和同学在操场上踢球或观看别人打篮球,不愿意早点回家。我和其他同学谈起父母的时候,他们都有相同的感受。现在想来,我妈妈说的好多地方确实是我的缺点,而我因为心里本能的反感,当时根本没有去思考,更不要说及时采纳和吸取了。我把我的看法讲给刘元听,他想了想,也承认和我有同感。父母的唠叨是带有一定道理的。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所有做父母的都是疼爱、关心自己的儿女的。我们作为子女,应该明白做父母的一片苦心。

我都是高中生了,对学习、生活有自己的看法了。我想让爸爸妈妈知道我的想法,想和让他们理解我,我不想每天在他们的监视中生活,我更不想与他们对抗,因为我知道他们在内心深处关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

我该怎样与他们沟通呢?

李建

2006年8月1日

李建:

你好!

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正经历着身心巨变,与父母关系也不同往昔,更多的是想从家长的唠叨、干预、限制中解放出来,划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而父母基于对子女期望,导致对子女的过分的关心和约束,所以进入高中的学生,不愿意跟父母讲心里话,不听从父母,甚至顶嘴吵架,于是亲子的爱随着冲突增多,代沟的加深而疏远、淡化。

你有多久没有与父母促膝长谈了?

有一项调查显示,高中生需要钱时,有近六成会找自己的父母,而心情压抑时只有%的学生找父母谈心,这表明当前中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着深层次沟通方面的某些不足。与父母缺少沟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最极端的例子是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的少年杀害父母案件,因为父母否定了他的武侠梦,他与父母产生了隔阂,最后竟然发展到杀害父母的程度。这一人生惨剧虽然是极个别的、极端的,但确实能给无数家长和孩子以警示。

沟通的障碍不仅让像你这样的中学生困惑,实际上家长更为忧心。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想为孩子做一切事情,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而到了中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像你这样的高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且相信沿着自己规划好的道路走下去,一定会有所作为,或者可以生活得很快乐。既然父母和孩子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有了沟通的基础,关键是沟通方式的选择。

作为一个高中生,你不应该再像小学、初中时候那样等待被动的沟通了,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对父母采取对抗或“冷战”的态度。由于观点、角度的不同,与父母产生摩擦与矛盾,是正常的。你是高中生了,已经接近成年,因此有摩擦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解决、沟通,不能再像小学、初中时候那样与父母消极对抗了。如果小摩擦不断累积,就会变成大矛盾,不仅影响你和父母的感情,也会对你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你对生活的态度。

不要只埋怨父母,更应该反过来问自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