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掌握各阶段开发天赋黄金期(2)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作者:王擎天


两岁的孩童正开始形成自主个体,他们或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过,父母若允许儿童大胆地试试自己的潜力,并且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就能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反之,会使得儿童因为能力不足,无法面对挫折,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

我就曾经听过一个经验分享,我的同学是在很严厉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每当受挫时,都会换来爸妈的责骂,所以他从来不敢表达意见,对自己也很没信心,甚至害怕不被父母喜爱,后来他因为大学时代交了一群能够谈心的朋友,才渐渐找回自信心。

依附照顾者

一岁以前的婴儿,在心理发展上,还处于依附照顾者的阶段。对他们而言,哺乳的母亲就是他们最大的依赖者。婴儿可以凭着嗅觉与听觉,感觉到母亲独有的气味,并且辨认母亲的声音。这个时期的婴儿常常因为无法满足需求,导致哭闹、紧张,甚至难以安抚的情形。所以,每当遇到孩子哭闹不已的时候,父母可以先观察孩子的生理需求,并且抱抱他们,或是用其他的声音或物品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停止哭泣。

2-3岁年龄层的幼儿非常霸道,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们成为家中的小霸王。总是要求父母亲顺着自己的意思走,坚持按照他们的习惯,假如没有依照他们的心意,就会又吵又闹。这时,父母不能随着孩子的情绪改变自己的立场,也不需要大声呵斥,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转换心情。书店有许多针对此时期孩童设计的绘画读本,带着孩子一起去选购书籍,用故事让他们懂得同理对方情绪,相信他们马上就变回可爱的小天使了。

以自我为中心

0-3岁的幼儿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以此推测周遭事物。宝宝习惯以“我要,我想要……”为出发点,多半不为他人着想。

这时的宝宝已经有物体恒存的观念,依据皮亚杰的论点,即使人或物体不在眼前,宝宝也能够了解人或物体永远存在的概念。他认为8个月大宝宝还没有物权概念,所以,宝宝会有“所有东西都属于我”的想法产生。

只要宝宝想要,他们就会把东西拿到手,如果无法如愿,就会以哭闹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此时期的他们其实是满霸道的。如果想用讲道理或责备的方式管教他们,可能没有太大的用处,举例来说,在我女儿小时候,我会利用绘本说故事,先肯定她对玩具所有权的概念,再强调分享的价值。别以为宝宝年纪小不会懂,其实他们能够理解图画所代表的涵义。渐渐地,女儿不再像以往紧抓着玩具不放,懂得将玩具让给弟弟,并且和弟弟一起玩耍。

建立信任感

根据学者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0-3岁的幼儿正处于口腔感觉期,也是建立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家长应尽量满足孩童的生理需求,使他们对社会多点信任感。

研究显示,要建立孩子基本信任感,是通过父母与婴幼儿多次的相互交流而逐渐形成。喂奶时提供机会,让其注视或抓、握、触摸家长的鼻、脸、手等身体部位,通过视觉与触觉探索爸妈,使幼儿确认父母是滋养其身心的主要来源。父母在喂奶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使幼儿学会信任。

孩子的早期经验里,一致性的生活模式,可以帮助幼儿预测自己的特定行为,可能产生特定的事件或感觉。举例来说,大声哭泣将引起照顾者的注意并满足其需要。事实上,孩子哭泣通常是因为没有获得安全感、未能满足于别人对自己的爱,而且他们在学习担当独立个体时,容易产生与父母分离的焦虑。

因此,父母应多抱他、抚摸他、和他说话,千万不要只有在孩子哭闹时,才陪伴他,当孩子安静时就不理会他,这些行为会鼓励幼童以哭闹来表达需求。此外,研究发现,持续温暖关心的照顾,将有助于孩子情绪的良性发展。

面对0-3岁的幼儿,父母应着重于感官刺激。除了玩具外,更要加强其与父母亲身体接触的刺激,这些刺激包括:触觉、前庭觉(感觉身体动作以及平衡的系统)、听觉、视觉等。爸妈不需要购买太昂贵的玩具,重点是拨出时间好好陪伴孩子,和他们一同玩耍,经常给孩子肢体上的触碰,多一些亲子互动,让他们通过感官刺激体会父母的爱与教养。

虽然有些人会觉得这个时候跟孩子说话,他们不会听得懂,事实上,宝宝虽然不见得了解大人所说的内容,但从话语中,他们可以感觉到父母的关心与疼爱。

一岁半以上的幼儿,感觉和动作系统都已接近成熟,准备发展出更高层次的心智功能,家长可以试着让他们进行认知能力的练习。大约两岁后,孩子会跟着大人的语句试着拼凑句子,他们刚开始只是咿咿呀呀地表达,但是渐渐地就能说出词汇,并且喊出“爸爸”、“妈妈”,随着年龄增长,他们认识的语句也会越来越多。

这个阶段的认知能力包括:分类、记忆、空间、数量以及解决问题的概念等。家长可以在与孩子们玩游戏当中灌输相关知识,例如在进行球类运动时,让他们了解球的形状、颜色、大小,千万不能强迫孩童一定要马上学会,更不要限制他们长时间专注于某件事物上,此举将会造成反效果,使得孩子对认识新事物产生压力和恐惧感,进而感到枯燥乏味。

在我儿子3岁的时候,我会利用造句游戏让他明白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是由字连结而成的,不同字搭配起来会产生不一样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我儿子已经熟悉一些日常基本用语了。父母要确定孩子是否认识基础用语,否则孩子会因为不理解,对文字失去兴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