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掌握各阶段开发天赋黄金期(4)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作者:王擎天


我建议爸妈可以从现阶段开始,让孩子从行动中慢慢了解礼貌是什么,当然他们一开始不能够理解这么做的用意,例如:受到别人善意的对待时,要说“谢谢”,他们也许不是发自内心地感激,当孩子逐渐习惯这些应对方式时,往后便能从行为中,体会其涵义及对他人的影响。在学龄前期,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特征,比关注他们的智力发展更重要,通过游戏活动,亲身体验他们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方向感和自主性、创造性,并且在个性和社会方面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模仿能力

事实上,孩子从出生三四个月起,就会开始模仿身旁大人或小孩的动作,例如:爸妈向他挥手,他会跟着挥动双手,偏向“实时模仿”。一岁半开始,孩童的模仿和以往不同,例如:小女孩会坐在妈妈的梳妆台,学妈妈的动作梳头发,这些情况并不是孩童直接看着他人做出来的,而是看过景象之后,延迟了一段时间才表现出来的模仿,称作“延缓模仿”。

孩童在4-6岁期间,模仿能力比3岁前更强,也容易受到电视等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模仿,学习各种行为。他们对于行为对错、言语适切与否还没有评估与选择的能力,好比海绵一般吸收所有接触到的讯息,大人的一举一动,孩子不但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加上超强的模仿力,他们很快就会复制看到与听到的一切,这时期的环境与学习内容显得更重要,不论在家中或学校,父母与师长们的言行就是孩子的模范,千万不要说一套做一套,会很难让孩子心悦诚服。

不过这时候,聪明的爸妈,可以利用孩子模仿力极强的特质,运用技巧,促进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到户外玩球类运动,有的则喜欢安静地坐着阅读图画书。父母可以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只要不耽误到正常作息,都可以让他们尽情发挥,也可以进行多元化的活动,譬如全家一起运动或阅读,营造全家动员的氛围,进而获得更高的参与感。此时期的孩子开始对某些事物感兴趣,譬如画画、电子琴、芭蕾舞等,父母不需要一次购买太多相关物品,有些孩子很快就厌倦了原本喜欢的事物,这种三分钟热度的现象是很正常的。

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容易对新事物着迷,一旦新鲜感没了,就会将注意力转向另一个吸引他们的物品上,过几天后,可能又开始花时间在之前喜欢的事物上。父母不需要太苛责他们,数落他们没耐性,而要习惯学龄前孩子的反复行为,站在观察者的角度,注意孩子对哪样事物喜欢得多一些,也许能从中发掘孩子的特殊天赋与专长。

我在后面的“游戏轻松玩”单元,为爸妈整理了6种小游戏,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无所适从的家长,顺应孩子的喜好,让他们一边玩一边成长。

学龄期的潜能开发

许多父母会在孩子7-12岁间,将他送进补习班学习才艺,最常见的包括乐器、绘画、作文、美语、舞蹈等。家长希望训练出孩子不同的技能,甚至认为可以发掘孩子的潜在天赋,但是却经常发生一开始兴高采烈,之后就愁眉苦脸,哀求着不想再去的情况。

举例来说,我的亲戚在她女儿幼儿园的时候就把她送去学电子琴,他的女儿刚开始学习时,每天回家都会练琴,持续了一个月后,兴趣逐渐下降,到了第三个月,他的女儿完全不想练习,但是亲戚还是一直逼迫孩子继续学习,结果她撑到了小学四年级,才因为课业缘故,终止课程。现在亲戚的女儿二十多岁了,已经完全不会弹电子琴,探究其原因,被逼迫学习的才艺让孩子无法产生持续性的学习热忱。

面对这种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才艺前,先询问孩子的意愿,有没有兴趣最重要,毕竟兴趣是推动学习最好的催化剂。虽然孩子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兴趣,但是参与过后,发现自己根本不想学习,父母最好尊重孩子的意愿。该放手的时候放手,不要擅自决定将孩子送去补习班,更不要为了完成自身的梦想,强迫孩子学习毫无热情的才艺。

学龄期

孩子的成长速度已经没有像过去那么快速,此时为青春期前期,应该多为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食物,陪着他们多运动,这样可以让孩子获得良好的体格,也能促进身高发展。有些早熟的孩子已经出现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征状,包括声音、体型、身高都会有所改变。

在兴趣方面,不同性格显现出个别差异。7-9岁的孩子也爱打篮球,他们主要是投篮、跑来跑去抢球,没有特定的规则,但是孩子们都很喜欢,而且他们已经能够从成人的态度、语言或表情来察觉是非的辨别方法,认为受到赞许的事就是对的,受到责备的事就是错的。

9-12岁的孩子,部分有早熟现象。男孩的叛逆行为比较明显,并且喜爱有组织性的游戏,例如分组对抗、大队接力等;女孩则喜爱打扮自己,容易出现小团体,但是小团体之间的排挤问题比想象中严重。

渴望获得认同

学龄期的孩童渐趋独立,他们想要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及参与各种活动,重视与同伴之间的互动与关系发展,渴望获得赞同。他们可以在团体中逐渐发展出勤劳、自信、自律、合作等特质,反之,若无法得到认同或适度的赞美,他们可能会产生自卑感,甚至变得没有自信。

7岁以上的儿童能够有条理地思考一件事情,甚至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最后做出推理与结论。不过,他们的思考模式仍然以旧有的亲身经验和生活累积为基础。虽然,他们还不能凭抽象概念去推理或判断,但是会好奇地提出许多问题要求父母或老师回答,并且争取大人的注意与爱护,同时表现出嫉妒。

品格教育

如果真的担心孩子的个性发展,可以像我一样运用品格教育的6个模式引导孩子,这6个模式分别是典范学习(Example)、诠释厘清(Explanation)、劝勉规谏(Exhortation)、环境形塑(Environment)、体验学习(Experience)、自我期许(Expectation)。

典范学习是鼓励家长们要成为示范者,运用机会让孩子进行学习,或者介绍过去与现在社会中值得学习的人物,接着通过真诚对话与讨论,搭起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桥梁,让他们知道如何应对外在的情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