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节:冠心病的饮食预防

家庭餐桌上的密码:从饮食说健康 作者:陶涛


冠心病的饮食预防

我们平时常遇到的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猝死等问题,都是冠心病的表现形式。冠心病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冠心病多是由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症、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引起的,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有必要从基础做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正逐年上升,正成为影响人健康和长寿的主要疾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律失常、心绞痛,严重者可发生心肌大面积坏死,心梗,危及生命。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肥胖、糖尿病和精神神经因素,一些无法改变的因素,如家族遗传史、性别(男性)、年龄等也是引发冠心病的原因。

◎冠心病的饮食预防

预防冠心病,首先要从预防高血脂症、高血压症、糖尿病、肥胖病等疾病入手。在饮食上,要限制高脂肪、高盐、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日常饮食中,要做到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低热量,定时定量进餐、少吃零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粗粮。动物的脏、脊髓以及蛋黄、鱼子等食物富含胆固醇,经常食用会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的预防

(1)日常饮食要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吸收

冠心病总的预防原则是低脂饮食。长期摄入豆油、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米糠油及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有利于心脏保护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碳水化合物防止摄入过量

大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容易使甘油三酯升高,加速动脉发生硬化的进程,因此要控制总量。我们平常的主食,像谷类、稻米、小麦等食物,都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在饮食中可以与碳水化合物搭配食用。

(3)不能食用过多盐

北方人相对于南方人的饮食习惯来说,日常食用盐要相对多一些,这种饮食习惯其实对冠心病有潜在的威胁。因为食盐促进血液循环,却会增加心排血量,从而给心脏增加了负担,对心脏血流供应不足的冠心病人是不利的。盐分过高也会影响血液循环,阻碍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排泄,时间一长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会进一步促使冠心病的发展。所以冠心病患者不宜摄盐过多,每日应控制在8克以下为宜。

(4)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

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可以保护心血管;水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可有降血脂和保护血管的作用,对预防冠心病很有好处。

(5)适宜选择食用蛋白质食物

蛋白质可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积极效应,建议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如大豆蛋白质等。

(6)尽量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等食物

预防冠心病,应该多吃含维生素、纤维素和钾、钙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对于预防冠心病非常有效。含有这些元素较多的食物有蔬菜、水果、豆类、鱼虾、牛奶、谷类、瘦肉类等。这些食物每天可以适量食用,但不能吃得过多。

(7)适量饮食,禁止酗酒

适量饮酒能扩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促进食欲,但长期大量的饮酒却会使动脉硬化的速度加快,因此,要禁止酗酒。

(8)切忌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也会导致防冠心病,要坚决杜绝这种习惯。因为暴饮暴食容易造成血糖和血脂的增加,还会使血液黏稠,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晚上暴饮暴食,夜间尤其容易发生危险。

(9)少喝茶水

茶水对于很多疾病都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但对于冠心病来说,却没有这么好的效果了。茶叶中所含的茶碱能诱发心跳加快和心率失常,引起心绞痛症状,因此要少喝茶水。

◎有益于预防冠心病的食物

大蒜 大蒜是一种保健食品,除了多食对眼睛会造成伤害以外,它几乎没有什么缺点,它能够带走胆固醇,降低血小板黏性,防止血液凝固,预防血栓的形成。每天生吃两瓣大蒜,对于冠心病会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海鱼 海鱼能够降低胆固醇,但制作时要避免使用豆油、葵花子油和玉米油,以免降低鱼肉对人体细胞组织的保护作用。

洋葱 洋葱对于心脏的保护作用始终如一,它具有很强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任何一种吃法都能对心脏进行同样的保护。

茄子 茄子能够把肠内过多的胆固醇带出体外,限制人体吸收过多的胆固醇。因此对于预防冠心病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帮手。

黄酮类食品 黄酮对于心脏也同样具有很强的呵护作用,每日有规律地食用黄酮食品,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极低。黄酮广泛地存在于红茶、绿叶菜、西红柿、苹果、红葡萄、荷叶、山楂等食物中,其中以红茶中的含量最高。

富含维C的食物 维生素C具有加强血管弹性、防止出血的作用,这种物质大量地包含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

含铬和锰的食物 铬和锰的缺乏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富含这些物质的食物主要有红糖、糙米、黄豆、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等。

冠心病虽然可怕,但也并非不能预防,从饮食的角度上来讲,只要我们管住自己泛滥的食欲,对症进行预防,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免受冠心病的侵害。

健康小贴士

冠心病的早期发现对于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早期自我判断冠心病的方法很简单。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些症状时,就要怀疑冠心病:1.做体力活动时感觉呼吸困难或者快速疲劳。2.在公共场合更容易感觉呼吸不畅。3.饭后或者感觉到寒冷时会有心悸的感觉。4.疲劳或者紧张时有左胸部疼痛的感觉,一直会延续到肩部、手臂和颈部。5.晚上睡觉时忽然开始喜欢高枕头。6.左肩部长期疼痛,用对症方法治疗无效。

◎冠心病的食疗法

冠心病的发病和饮食营养直接或间接相关,所以注重合理饮食,是防治发生冠心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韭白粥】

用料:韭白30克,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淘净。韭白洗净,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旺火烧沸,改用文火煮至米烂。

功效:能益血补阳,适合冠心病患者食用。每天两次,早、晚餐食用。

【黑木耳烧豆腐】

用料:豆腐60克,黑木耳15克,葱15克、辣椒3克,蒜15克,花椒1克,植物油适量。

做法:将锅烧热,放入适量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豆腐,翻炒十分钟左右,下黑木耳翻炒片刻,放入花椒、葱、辣椒、蒜等调料,炒匀即成。

功效:益胃、滋养、活血、润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缓和作用。

【芹菜红枣汤】

用料:芹菜根5个,红枣10个。

做法:水煎服,食枣饮汤。每日2次。?

功效:养精,益气养血,有降压和镇静作用。

【山楂玉米面粥】

用料:红山楂5个,蜂蜜、玉米面粥适量。

做法:红山楂切碎,用1匙蜂蜜调匀,加在玉米面粥中一同服食。每日服1~2次。

功效:健脾止泄、安神养心、润肠通便。

【海带粥】

用料:水发海带25克,粳米5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上述材料加入适量清水一同煮粥,加盐、味精、芝麻油等调味品适量,每日早晨服食。

功效:清热解毒,适于冠心病。

【菊花山楂饮】.

用料:生山楂、菊花各15~20克。

做法:水煎或开水冲浸,每天1剂,代茶饮。

功效:可以强心、活血化瘀,开胃消食、增强食欲,改善睡眠,保持骨、血中的钙的恒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老年人冠心病。

【柠檬玉米面粥】

用料:柠檬1个,玉米面粥、蜂蜜适量

做法:柠檬切片,用蜂蜜3匙渍透,每次5片,加入玉米面粥内,每日吃2次,早晚各一次。

功效: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身体抵抗力,适合冠心病患者食用。

【海藻黄豆汤】

用料:海带30克、海藻30克,黄豆150~200克,

做法:将海带、海藻、黄豆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锅中熬成汤,加适量调味品食用。

功效:适用于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食用。?

【大蒜粥】

用料:紫皮蒜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紫皮蒜放入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蒜瓣,将粳米100克煮粥,粥好将蒜放入粥中,略煮。早晚食用即可。

功效:抗炎灭菌,下气,健胃,止痢。

【补肾健脑糕】

用料:玉米粉、山药粉各200 克,核桃仁30克,柏子仁、各莲子20克 ,枸杞15克,黑芝麻10克。

做法:核桃仁、黑芝麻碾碎相合,莲子去心皮、加少许红糖,以玉米及山药粉各200克做糕。

功效:健脑益智、补肾固精、安神养心、润肠通便、补五脏虚损、延年益寿。

【鸡丝烩豌豆】

用料:鸡肉100克,嫩豌豆150克,葱、姜、料酒、盐适量。

做法:鸡肉洗净切成细丝,加入葱、姜、料酒、盐浸好,淀粉加水调成汁备用。锅放置火上滴入适量植物油烧热,将洗净的豌豆倒入翻炒,放入盐和鸡丝急炒几下,再加入肉汤加盖焖烧15分钟,出锅勾芡即可。

功效:补益气阴、降压祛脂。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肝炎、肥胖症、营养不良、贫血、心脏损伤、脑血管病等。

【黄精玉竹牛肉汤】

原料:牛腿精肉500克;龙眼肉15克,玉竹15克,黄精30克,生姜4片。

做法:将黄精、玉竹、龙眼肉洗净备用;牛腿精肉洗净切成块焯去膻味。将所有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2到3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养阴,养心安神。

【香菇烧豆腐】

原料:豆腐400克,水发香菇50克,笋片10克料酒、精盐、味精、酱油、白糖、葱丝、水淀粉、鲜汤、豆油各适量。

做法:豆腐切成小块焯水捞出,水发香菇洗净备用;锅内加倒入豆油烧热,放入葱丝、酱油煸炒后,加入一勺汤,将笋片、香菇一同倒入,再加入精盐、料酒、白糖、豆腐、鲜汤,沸沸后加味精调味,出锅后水淀粉勾芡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益胃补气、降血脂。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癌症患者。

健康小贴士:

冠心病饮食治疗5原则

(1)控制热量,严格控制控制食糖摄入量,一般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0%为宜。保持理想体重。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之比以1∶1∶1为宜。

(3)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必需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供给。

(4)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

(5)禁饮烈性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