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选择使我们焦虑(5)

选择 作者:(南非)蕾娜塔·莎莉塞


一些加尔文主义的基督教自助类书籍却致力于使其读者顺从命运:就像天堂的空间是有限的,人世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取得成功的。在这个世界上,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事实上,成功的过程并不是与其他人竞争的过程,而是与低层次的自我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

但是,20世纪伊始,许多关于商业的自助类书籍的基调渐渐发生了改变,击败竞争者和获取利益的观念逐渐被接受。一个人想要获取成功,他不仅要努力与内心的自我和生活环境作斗争,还需要集中精力赶超其他努力追求成功的人。因此,一个人选择生活的方向就与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联系起来了:生活就像一场战争,只有最强壮、最精明的人才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20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女性作为劳动力进入社会,这进一步使自力更生的观念得以发展。女性可以自力更生吗?如果可以,自力更生的人是否仍然具有十足的男子汉气概。

现如今,“自力更生”的含义不是很明确。在发达国家,年轻的男性或者女性步入社会,努力寻求生存的道路并不平坦。拼命使生活更加富有,都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人生的使命变成自我创造。后现代社会中专业人士的生活就像一件艺术品或是一项事业,需要不断地修正和发展,成功则是由在磨砺过程中一次次全力以赴的表现促成的。选择的观念开始变得越来越激进:为了能够实现社会所宣扬的幸福和实现自我价值,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人们认真地作出选择、作出决定。

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生活

我们生活的时代被资本统治着,到处都充斥着无止境的对利益的欲望。但是,这种欲望不仅指企业和金融服务机构迫于经营的压力去应对每一场危机并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所有人都被鼓励要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生活:制定人生目标,进行长期投资,灵活地处理问题,重新规划职业生涯,并为了增加利润进行必要的冒险。

一个在互联网经济泡沫出现时创建大型企业的互联网企业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碎后,解雇热情高涨的年轻员工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他记得一次特别痛苦的对话,当一个年轻员工得知要被解雇的坏消息时,他愣了一会儿,好像马上就要哭了,但是他很快让自己平静下来,拿出一个笔记本,并认真地问他到底做错了什么事,哪些方面工作还不够好,他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把下一份工作做得更好。企业家被年轻人的这种反应感动了,坚持说年轻人的表现没有任何问题,是市场的现状迫使公司裁员。但是,年轻人坚持要老板提出更多的反馈意见,他想“为自己工作”,并在下一份工作中成为更好的雇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