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创造消费者(1)

中国消费的崛起 作者:(英)葛凯


创造消费者

当然,在刺激中国消费者尽情消费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难,在所有对中国人消费主义的讨论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中国至今还是贫穷的。如果将农村人口计算在内,中国拥有差不多13亿“消费者”,但是其中有数亿人花得少,挣得也少。如果他们口袋里根本就没有钱,那么谈何刺激消费呢?但是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慷慨的金融政策出台,目的就是让生活在城市的中产阶层消费者借钱消费变得更加容易,1997年才正式开放的个人贷款市场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抵押贷款的规模正以年均80%的速度增长。另一个挑战来自中国人节俭的生活传统,据统计,平均每个中国人将他们收入的1/4~1/2存起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人,2010年他们只将收入的1%存入银行,这算得上是全世界最低的储蓄率了)。医疗、退休养老、教育以及住房等之前全由政府“一手包办”的消费项目现如今困扰着大多数中国人,也给政府带来了诸多挑战。全球金融危机又加重了人们对失业的担忧,可谓雪上加霜。

尽管如此,中国人在消费方面确实比以前更加“大手大脚”。越来越多的贷款机会正在迅速颠覆中国的储蓄文化,房奴、车奴和卡奴在中国早已司空见惯,而且在年轻消费者中还出现了所谓的“月光族”,到2009年年末,有将近30%的中国家庭将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于偿还债务。政府以及相应的商业机构通过扩大养老金计划以及医疗保险的受惠人群、增加公务员工资、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取消农业税以及允许人民币(在一定范围内)升值来刺激和提高人民的消费欲望与购买力。

为了帮助经济摆脱对污染和能源密集型重工业的过度依赖,中国政府专门制定了相关政策来促进休闲消费,比如双休日和每周4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等。前副总理吴仪在参观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时提出,政府的目标是让休闲成为大众流行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特权。在所有这些努力中,“黄金周”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政府后来调整了这项政策,希望将人们的旅游热情合理地分配到全年。(有趣的是,美国政府也曾为了合理分配美国人的消费和假期宣布取消感恩节假期和圣诞节假期。)政府对假期的推广让中国的大众旅游业一夜之间焕发了青春,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就跟上文提到的理发店一样,旅行社从之前屈指可数的几家国营单位到现在的遍布大街小巷,原来人口稀疏、经济落后的海南岛现在对于中国人来说越来越接近夏威夷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