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特色的富人生活方式(3)

中国消费的崛起 作者:(英)葛凯


上述汽车的销售势态预示着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正在迅速发展。自改革以来,已经有将近100万百万富翁在中国诞生,据中国品牌战略学会秘书长杨青山统计,在中国有13%的人口(即1.7亿人)具有购买奢侈品的能力,而且这一数字正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据《中国日报》的相关报道,2010年有2.5亿中国人拥有购买奢侈品的能力,也正是因为这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全球最知名的奢侈品牌代理商们纷纷涌入中国。直到1992年,在中国走出五星级酒店想找个买奢侈品的地方还十分不容易,但是如今,到处可见陈列着LV、CK、阿玛尼、普拉达和欧米茄最新产品的商场,2005年仅王府井的一家商场就摆着90副罗特斯(Lotos)墨镜,要知道该品牌的墨镜身价不菲,每副售价都在10万到60万美元之间。除了北京,国际奢侈品牌还在中国各大城市争相开设分店,包括中国东北部城市沈阳。法国奢侈珠宝和手表制造商卡地亚(Cartier)在中国拥有30家分店,数量仅次于美国;甚至连美国的厨卫设备制造商科勒(Kohler)也瞄准了中国的高端消费市场,在100多个城市开设了400家分店。现在一些消费者逐渐学会在装修卫生间时不能只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更要通过卫生间所展现的舒适性来炫耀他们的地位——在这一点上他们正在向西方靠拢。

对国际奢侈品牌的识别和推崇在中国几乎随处可见。2006年胡润富豪榜曾对中国600位百万富翁进行了采访,其中有一项就是关于他们所喜爱的品牌:克里斯蒂(Christie)是他们最喜爱的拍卖行,手表是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最受欢迎的雪茄品牌是大卫杜夫(Davidoff),服装方面阿玛尼当仁不让,最常喝的酒有轩尼诗(Hennessy)、芝华士(Chivas)和唐·培里侬香槟王(Dom P rignon),游艇必须是“公主”(Princess)的,最好的跑车要选法拉利(Ferrari)。

尽管他们对西方品牌心存偏好,但绝不仅仅停留在渴望的层面,他们更懂得如何根据自己的品位和传统来改造这些洋品牌。中国近几年对高端苏格兰威士忌的消费出现井喷,但是中国消费者通常在威士忌里加入冰块和绿茶,这种在中国各地非常流行的混合威士忌让许多“纯粹主义者”感到尴尬。新贵们品尝上等好酒的方式与众不同,经常将这些酒与碳酸饮料混合在一起,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的消费方式有错,跟西方消费者一样,他们也认为好酒是上流社会身份的象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