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匮乏到充裕(1)

中国消费的崛起 作者:(英)葛凯


4 中国消费者的这些年:从极度匮乏到极度充裕

当然,如果我们想要创造消费文化,首先得有东西可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旅游,那时我的中国朋友告诉我说去购物的时候要听懂一个词,那就是“没有”,因为这是售货员最常说的。比选择匮乏更糟糕的是根本没有东西可选。后来当我作为交换生再一次来到中国时,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匮乏”依旧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关键词。那个时候,在许多人眼里,我们的学生食堂所提供的食物可以用“奢侈”二字来形容。

随着经济改革的到来,这一切都迅速发生了变化。10年后,中国人开始适应随处可见的超级市场、24小时便利商店以及不限量供应的自助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充裕之风”也吹进了中国的中小城市和中低阶层。

仅仅在几十年以前,中国不仅可买的东西不多,卖东西的场所也寥寥可数。此后中国在经历从匮乏到充裕过渡的同时,售卖方式的革命也在进行。从沃尔玛的超级市场到7 11(7-Eleven)便利商店,从写字楼门口的流动小摊到通往寺庙的小径上的各色商店,今天的中国人不缺少购物的机会,他们目睹了商品数量和商店数量的飞速增长,每一天都在行使着作为一名消费者在众多商品中挑选的权利——这一点跟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并无区别。而且城市居民特别爱购物,据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周用在购物上的时间为10小时(而美国人则不到4小时),有2/5的受访者表示购物是他们最喜爱的休闲活动之一。这些零售机会满足了市场经济扩大消费、将消费欲望转化为经济现实的需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