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6)

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 作者:(美)皮翠拉·瑞沃莉


与其他评论相比,我更加赞同一些书评人和评论者对本书第一版的看法。有时候,一些书评人解释书里的某个论点时,比我解释得还要好。当我看到一篇很有见地或能引起我共鸣的评论时,我不止一次想:“真希望我是那样写的。”2005年年底,我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就本书发表演讲。在那里,评论者汉斯·彼得·兰克斯表达了他对本书的看法,尽管他的观点与我不同,但也有助于我对本书的修订。汉斯·彼得说:“阅读这本书有点像绕着佛石花园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里没有反面人物,只有活在像史诗般挣扎且处于一个异常复杂、不断前进,而且文化不断改变的企业中的演员。”

当我在2009年年初写本书时,我没有写什么反面角色。我的T恤生命中的每个方面都比21世纪初时的情形要复杂,不过斗争似乎更具有史诗性,演员的改变速度似乎更快。尽管如此,在本书中,我一直记着佛石花园的景象。很简单,我的目标一直都在继续绕着花园转。

如果说我在过去近10年的游历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明白了大学生代表了改变我们社会的最强大的力量之一。1999年,在乔治敦大学的示威游行之后,学生们安静地待在校长办公室并拒绝让步,直到学校及其服装供应商同意解决他们控诉“血汗工厂”的问题。乔治敦的T恤及其他得到许可的服装就是在“血汗工厂”里生产的,类似的抗议也在全美几十所大学中继续着。2008年,学生们及其世界范围内的同胞戏剧性地扭转了全球服装产业的运营方式,彻底地改变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做生意的方式。今天的T恤的故事与几年前的故事相比大不相同,对工人和环境保护来说,它变得更好了。在开始讲述我的T恤的故事时,我想我会让学生以我的方式看待事物,理解市场对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益处。我希望真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但事情并非完全如此。我还对学生们说,我现在明白了他们为什么会那么想。我想他们也理解了我。

乔治敦及其他地方的学生继续对公司与大学施压,敦促其改善全球市场中劳工的生存条件,现在,那些关注环境的人也加入了进来。我已经在商业实践与政治争论中看到了这些新的迹象。

我的老朋友仍在这里:纳尔逊、露丝、 加里、帕特里克、袁志、奥吉、朱莉娅、吴拉姆以及我在首次环球旅行期间遇到的每一个人。同时,我还有了新朋友:用大豆做的墨水印T恤的埃里克,用玉米原料纺纱的伊琪,推销有机棉的凯利。2008年,我的T恤变得比以前更加复杂和迷人了,成了当代世界里的创造与破坏的小缩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