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中国为什么败给了美国

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 作者:(美)皮翠拉·瑞沃莉


内德·科布是一位亚拉巴马州的棉花农场主,他回忆了自己作为佃农时的窘境。1908年,他采摘了6大包棉花,这是很可观的收成:

所有的6大包都给了柯蒂斯先生。在棉花丰收的时候,我却陷入了窘境……我没有从这些棉花上拿到一个子儿……柯蒂斯先生让巴克·汤普森先生给我提供食物并记账……柯蒂斯先生付钱给汤普森先生,而我再把我的棉花交给柯蒂斯先生,交易就是这样的。该结账的时候,除了拿去我的一半收成外,他还要扣除我的伙食费。

科布的人生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个主题。有些年份,科布在还完债后还能剩些棉花。有些年份,科布的收入还不够还债,所以只能另举新债。由于地主做假账,所以科布的收入只能勉强还债。在亚拉巴马州的梅肯县,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巧合:62%的黑人佃农在1932年收支平衡。

美国种植园主成功地设计了公共政策,使劳动力长期顺从他们的意愿并无法接受教育,这也埋下了祸根。20世纪初,当棉子象鼻虫开始肆虐美国南部时,政府启动计划向农场主传播如何消灭棉铃虫的知识,并为拯救他们的作物提供建议。尽管新闻和建议传到了大的美国农场和受过教育的农场主那里,也传到了不得不自谋生路的、贫穷的、不识字的黑人或白人佃农那里,但1921年,象鼻虫仍造成了大约美国30%的棉田减产,受灾最重的还是小佃农。许多人失去了土地。内德·科布对那个时期记忆犹新:

那是棉子象鼻虫的时代……那些白人告诉我们,如果你们不将未开花的棉蕾从地上拣起来并弄死这些棉子象鼻虫,我们就不给你们发工资。棉子象鼻虫的责任在你们身上。要是棉子象鼻虫吃光了庄稼,谁也无法还债。

“的确,”他接着说,“所有的天灾跟白人无关。”他指的是象鼻虫。

对南方腹地的佃农来说,在美国内战结束到20世纪20年代期间,棉花种植业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几亩薄田,几头驴,年终几包棉花,还有永远还不完的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