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走进中国纺织厂(6)

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 作者:(美)皮翠拉·瑞沃莉


该厂的负责人是经理陶永芳(音译)。陶永芳的个子不高,语速很快,她在说话时会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似乎认识厂里的所有人。第三十六棉纺针织服装厂于1944年建厂,现在是一家合资企业。当陶永芳于1983年被分配到该厂时,她的走路速度没有现在这么快。那时,陶永芳、工人和这个厂本身都是中国计划经济这台大机器的一个小齿轮,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没有理由脚步匆匆。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政府会向工厂分配一定数量的棉包、机器和工人,然后收取一定数额的棉纺织品。

美国(现在是俄罗斯、斯洛伐克和中国)因其效率低下摒弃了这种计划经济。一个忽视市场、不提供激励计划且补贴失败者的制度不可能有效地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计划制定者会导致工厂生产错误的商品、进行错误的投资、制定错误的价格、雇用错误的人、最终生产出劣质的产品,而且还有其他弊端。在第三十六厂遇见陶永芳后,我意识到计划经济的缺点不在于低下的效率,而是像陶永芳这样的人在20年里都没有用武之地。第三十六厂的机器已运转了35年,然而在该厂工作的人不用作出任何决定。因此,他们今天虽然有了决定权,但同时也有了困惑,第三十六厂的管理者面临经营一家企业而非转动一个轮齿时遇到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卖到哪儿?聘用谁?支付多少工资?

2008年,我了解到陶永芳最近离开了第三十六厂,去了一家“大的私有公司”工作。在这一点上,陶永芳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2004年前的10年间,中国国有企业雇用的城市工人的比例已下降了一半多,而私有企业雇用工人的比例却增加了5倍。2008年,与我交谈的行业专家将第三十六厂视为历史陈迹,已经时日无多。

上海光明服装厂三分厂

上海光明服装厂三分厂位于上海市郊。在这家工厂里,雷恩施家的棉花变成了服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