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与中国打工族面对面(3)

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 作者:(美)皮翠拉·瑞沃莉


部分流动人口租得起房子,但他们的居住面积只有城市居民的一半,所付的房租却是城市居民的6倍。卫生间和厨房是城市居民的标准配置,而流动人口却没有。民工只身一人来到城市,他们的孩子通常无法享受学校教育和医疗保障。研究户籍制度的经济学家认为,户籍制度是中国收入差距的首要因素,很多大学毕业生也将城市户口视为选择职业时的重要条件。

工厂和外来务工人员之间的关系很不稳定。外来务工人员对生产至关重要,不仅因为他们的工资比城市工人的工资低,更重要的是他们“吃苦耐劳”且“更好管理”。工厂管理人员说,他们雇用外来务工人员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城市工人不愿接受肮脏、潮湿而又嘈杂的建筑业和纺织业的工作,即使他们愿意做,他们在体力上也很难胜任工作。

直到今天,底线竞争的每一站都比上一站持续的时间更短,但中国在纺织和服装业的底线竞争中所处的领先地位和其前任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中国的规模和户籍制度的存在,保证了充足的劳动力供应。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将继续领跑底线竞争。

肯定不选种地

19世纪中期的美国,一个9岁大的女孩儿虽然不干纺织的活儿,却依然很忙碌:

把牛犊赶到田里,再把它们赶回来;打扫牛舍,并给它们铺好垫子;洗马铃薯,并把它们煮好喂猪;挤奶;在田里牵马或牛犁地……混合并撒石灰,挖土豆和芜菁……我把包放到马背上;我跟马群一起出去寻找金雀花。我5点或6点起床,除了一周两次的早市,那时3点钟起床。

贝莎·布莱克于1899年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特里尼迪市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有7个孩子。贝莎的父母靠几亩田艰难度日,因此贝莎清晰地记得家里搬到纺织村时的兴奋劲儿,从在烈日下摘棉花改为在阴凉处纺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