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与中国打工族面对面(6)

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 作者:(美)皮翠拉·瑞沃莉


我要向你谈谈我在这儿认识的朋友。坐在我右边的这位来工厂做工是因为她讨厌她的婆婆。坐在她旁边的那位有一个有钱的老爸,但像许多农村的父亲那样,他非常吝啬……这位有个有钱的妈妈,但她不肯为女儿买她喜欢的漂亮衣服、项链和丝带。这位在这儿是因为她必须有地方工作,而且她在许多家庭都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因此她对家政工作感到恐惧。这位离开家是因为她的爱人出海捕鲸去了,希望在他回来时他们能够结婚,而她希望嫁妆比她父亲给她的多些。这位在这儿是因为她的父母穷,因此她希望为自己挣点儿钱当学费。这位在这儿是因为她的“情郎”在这儿,她不放心单独把他放在这么多漂亮姑娘中间。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学家李青群开始在中国南部与外来务工人员一起生活,并将这些亲身经历用做其博士论文研究的一部分。传统的观点认为,来自农村的妇女是家庭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到城市工作就是为了给家里寄钱,以维持家里的生计。

在她赢得工人的信任后,她了解到了更多复杂的目的。尽管把钱寄回家的确能够减轻家庭的负担,但这些妇女常常有点难为情地承认,将她们带到工厂居住区的与其说是钱,不如说是某种程度的自立,这在农村里是不可能的,在那儿她们由父兄管着。李青群发现,许多人被吸引到工厂不仅是为了逃避农活,她们还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逃避父亲对她们生活的安排。

齐英(音译)是来自湖北的年轻单身女性,她接受了李青群的采访。尽管齐英在工厂里挣的钱是她父亲在家里挣的钱的7~8倍,但挣钱不是她离开村子到工厂打工的首要原因。齐英推迟了婚期,并最终决定拒绝她的父母为她选择的丈夫。她用工资偿还了这位年轻男子送给她父母的彩礼。在城市里,她觉得自己时尚、自由、年轻。她喜欢用自己的钱给自己买对便宜的耳环,看场电影或逛逛商场。齐英把自己同妈妈和奶奶作了比较,对她来说,最大的不同之处不是收入,而是视野。妈妈和奶奶从未有自己的工作。她们从未离开过村庄,也没有见过高楼大厦。事实上,妈妈和奶奶从未见过公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