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重压之下(10)

超常发挥 作者:(美)西恩·贝洛克


工作记忆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从炉子上把热锅端下来的同时记住一个电话号码,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驾车时计划着过了两条街之后要转弯,或者在心里比较新沙发摆在卧室里不同位置的样子和设计,然后再去搬动它。所有这些都要用到工作记忆。你的工作记忆的水平往往能决定你在学习上能否获得成功,比如阅读理解或者分析问题的能力。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那些水平很高的学生,也就是那些工作记忆最多的学生,他们在压力下的表现往往是最糟糕的。

这并不奇怪,在解决同余问题中,拥有更多工作记忆的学生在练习阶段的表现要比其他人高出10%。但是当压力这一因素加入后,那些工作记忆最多的学生则跌落到最糟糕的水平。拥有较少工作记忆的人,其表现反而在压力下没有变差,原因何在?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马尔奇和我倒回去仔细看了看我们出的数学题。你现在知道要解同余问题,方法就是判断比如32≡14(模数6)这一等式是否有解。虽然你可以用几个减法和除法的步骤解出这些等式,比如你可以用32减去14,然后用答案(18)除以6,但是你也可以用取巧的方法找到答案。假设一个学生设定同余问题中所有数字都为偶数时,等式有解(因为能被2整除时,通常是没有余数的),这一技巧能够在32≡14(模数6)这种题中找到正确答案,但是不能解52≡16(模数8)。当用诸如“如果问题中所有的数字都为偶数,则有解;如果不是都为偶数,则无解”这一快捷的判断方法来解题时,就不需要记住解题步骤,而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直接得出答案。但是快捷方法并不总是正确的。

马尔奇和我发现工作记忆水平较高的学生更可能用减法和除法步骤准确地得出答案,这是因为他们有在这一方法上计算出答案的认知动力,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有能力,就骄傲地去使用吧。那些工作记忆水平较低的同学则更依赖于快捷技巧。

在压力小的环境中,使用更多的脑力能让人表现得更好。这就是为什么拥有更多工作记忆的人在练习模式下表现得最好。但在压力出现后,大部分高水平学生开始惊慌失措,纷纷转向低水平学生通常使用的快捷技巧。低水平学生在压力下同样会感到惊慌,但是因为他们通常使用的快捷技巧并不太费力(记住,他们其实基本上都是猜对的),他们也一直使用这些技巧,所以这些学生的表现并没有因为压力的出现而变糟。

我停下来,问了副总裁们几个问题。我问他们当中有多少人曾经发现自己(或者员工)在压力下用快捷方法解决问题,就像那些数学考试中的高水平学生寻找快捷解题方法一样。在安排这次讲座时,他们公司的总裁实际上就如何提高集团危机处理能力发表过一些看法。不论是应对客户现场提出的毫无准备的问题,还是最后一刻对即将演示的简报的修改,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在压力下都会手忙脚乱。公司的总裁认为如果他们可以在压力下学会冷静思考,那么走出困境可能并不是一件难事。

有大量的证据证明这种“缓兵之计”是有帮助的,至少在人参加需要用到外显记忆和大量工作记忆或认知动力的活动时能起到作用。在压力中冷静下来能防止你选择错误的解决方案,当然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我们进行的活动依赖于程序性记忆(这种记忆主要位于自觉意识之外),那么过于全神贯注就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必须用到那些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运用得最好的技能(在后面有体育和音乐表演的章节中,我会进一步介绍相关细节)。不过在学生参加高难度考试或者当人们发现自己不得不解决一个新问题时,给他们调用工作记忆的时间,使之慢慢地释放是很有益处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