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与上司相处的规则(7)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职场规则 作者:冠诚


重视上司身边的“红人”

每个公司都有一些与上司关系非常密切的“红人”,他们对上司的决策、用人及其他问题的看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许多时候可能会是决定性的。

有些人认为,在公司里只要尽心尽力,取得业务实绩,赢得上司的赏识和欢心,加薪提升便指日可待了,而没把上司身边的那些心腹放在心上。他们认为,这些人跟自己也没什么直接关系,没必要重视他们,只要不得罪就行了。殊不知,这样一来,会让自己走不少弯路。

有个小伙子刚满24岁,就已经是部门主管了,而且很有发展前途。一到各部门主管开会的时候,他就去了,一屋子的中老年人,越发显得他更有朝气。他总是先听,然后再三言两语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既切中要害,又显得谦虚,令人叹服。

公司的老板对他十分欣赏,对他的意见和建议十分重视。可是,他对老板倒不那么恭敬,而对老板的得力助手——分管人事的副总却出人意料地亲近。逢年过节,必会登门拜访,且总要拎一点家乡的土特产。

大家很奇怪,老板明明是一个很有魄力、知人善任的人,可他为什么一个劲地讨好后者呢?于是,有关系比较近的朋友去问他,他说,老板是个正人君子,用不着顾及和他的关系,只要你好好干,他对你就满意了。那副总则不然,这种人虽然没多少业务方面的本事,但他的心眼都用在为人处事上。如果他在背后给你起点消极作用,你也吃不消呀。我之所以和他那么好,就是希望他不要在背后给我做手脚,那就谢天谢地了。

那分管人事的副总对这个小伙子也很好,经常向这位小伙子通报一些情况,两人相处得非常融洽。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那就是有能力、有学问、有头脑、有良好品德的人受人尊重,我们跟他比较亲近。对于专门斗心眼,一心钻营的人,我们往往躲着他们、疏远他们。结果呢?自己给自己设置绊脚石,只好磕磕绊绊地走在艰难的谋职路上。

这个小伙子做得对,很多老板身边的“红人”,虽然没有决策权,但却十分知情,对老板有很大的影响力。如上级的副手、上级的秘书、上级的太太,他们对一些事情往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国时的曹丕是曹操的大儿子,他和弟弟曹植争夺世子的宝座。曹植自恃文才过人,父亲又重才胜过一切,便不拘小节。曹丕自知文才不如曹植,便在一次送行时,一语不发,叩头大哭,令曹操感动不已。

曹丕素日尊敬父亲身边的一切人,从而顺利地走上了从政之路。据史书记载,他还是一个很有政绩的帝王。

现在看来,曹植对父亲的作用过于夸大。他以为父亲是说一不二的,只要父亲喜爱自己,就不必顾及其他人了。曹丕就比较聪明,他调动了父亲方方面面的“亲信”为自己说话,终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老板身边的“红人”出于其地位上的原因,比老板更需要尊重和理解,他们虽然没有直接的决定权,但却拥有自己的圈子和能量,千万不要低估,更不能回避,否则容易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如果他本身并没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就更要敬他三分了,免得牵动他那敏感的神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