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同事间相处的规则(10)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职场规则 作者:冠诚


将你带离困境的未必是朋友

有些同事看似跟你关系不错,倾听你的烦恼,能给你一些帮助,甚至将你带离困境,可他们未必是你的朋友。有的只是想利用你,一旦你没有利用的价值,他便会撕开面具,让你惊讶不已。工作中不要以一时的得失来判断一个人,更不要将对人的喜恶长期装在头脑里,作为与别人相处的依据。正如一位政治家所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利益一致的时候,我们就能成为朋友。利益不同时,我们可能会成为敌人。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职场中,我们都渴望能多几个真心朋友,少几个钩心斗角的敌人。但谁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敌人?很多人常从自己的得失来判断,到头来却看走了眼。人们常认为,给自己带来帮助和利益的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对他们的恩情念念不忘;而将曾经给自己带来伤害的,或者相互抵触的人就当成自己的敌人,时刻对他们设防,到头来却发现是一场误会。有一个寓言故事很贴切地说明了这一点。

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冬天的天气太冷了,小鸟一下就冻僵了,从天上掉了下来,跌在一大片农田里。它躺在田里,一动也不能动。这时来了一头母牛,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牛粪堆里,发现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了!它躺在那儿,又暖和又开心,不久又开始高兴地唱起了歌。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便跑过来看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并将它给吃了!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不是每个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敌人,不是每个把你从屎堆中拉出来的都是你的朋友。而且要记住,当你陷入深深的粪堆当中(身陷困境)时,请闭上你的嘴!

工作中,我们太容易从表面上看人,将太多精力用在防范一些不相干的人身上。平时,如果哪位同事批评了你的工作,在上司面前打过你的小报告,或者因为无意中给你带来一些困难,你可能就会将他钉在敌人的木桩上,时刻找机会报复,怨越结越深。而平时一些同事给过你一些关照,给过你一些机会,在你困难时宽慰过你,或者平时感觉相处得不错,你常常会把这些人当成你的朋友,可到最后别人出卖了你,利用了你,你却一直蒙在鼓里,甘愿为其效劳。

以下是一个公司培训经理在这方面的真实感受。

我曾经在一家公司里负责培训,工作很单调,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只有一个下属,还很不愿意配合工作,整天跟我磕磕碰碰的,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与我争吵。我整天苦恼得要命,一直想跳槽,或者换个部门。这时,品质部的一个老大认识了我。在他的帮助下,我顺利逃离了苦海,跳到另一个部门。对于他的帮助,我一直感激于怀,工作上也不遗余力地为其效劳,同他在同一条战线跟别人争斗。但慢慢地,我发现越来越不对劲:他始终防我防得很深,重要工作从不让我插手,每天都安排些鸡毛蒜皮的事来敷衍我。我的工作都要经过他的检查,报告做好发给他后,他再署名发给上面的高层。部门经理很想提拔我,他却一直暗中阻挠,不想让我飞出他的控制。这时我才明白,他不过是想借我的名声来给他升职抬价。而对于我的发展空间,他一直限制得死死的,使我名副其实地成为他的工具和傀儡。

从这个经理的感受中,我们可以看出,职场中不能只凭表面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有时候,一些同事跟你较劲,跟你工作上不太配合,感觉很不好相处,这可能是出于他的性格问题,而非他本意。有时候,一些同事给你惹来一些麻烦,也可能是一场误会,没必要过于放在心上。许多人常认为,帮助过自己的人就是朋友,伤害过自己的人就是敌人,常以自己的得失作为分辨敌友的分水岭。但实际上,将你带入困境的未必是敌人,将你带出困境的也未必是朋友,评价一个人的好坏还是要从长远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