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虚拟利润的真实命运(3)

末日经济 作者:(美)威廉·波纳


话说回来,一次巨大的失败比一次轻而易举的成功对个人的发展更有益。就拿塞勒来说,2001年秋季的他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好。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他曾一度借酒消愁。戒酒后,他开始重新打理他的生意。微策略的股价为3。36美元,虽然仍然定价过高,但是比起以前已经低了很多。

那么,他仍然是幻想家吗?塞勒回答说,自己是一个“更老的、更有智慧的”幻想家。

互联网泡沫的过度膨胀在其他地方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直到2001年,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才勉强承认,互联网经济已经失去控制。当然,他们不可能知道塞勒对财务数字做了手脚。也不能指责他们没有认识到科技公司会这么快倒闭,整个产业衰落得这么彻底。谁又能预料到这些事情呢?那些在1999年12月以超过110美元的股价购买微策略公司股票的人,这时大部分都表示,他们早就知道科技产业有泡沫。见风使舵!

如今我们描述这个时代的过度膨胀,不是隔岸观火,也不是落井下石,而是想客观地展示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运转的。在互联网经济泡沫中,被套牢的不只是美国最愚蠢的脑袋,还有很多优秀的聪明人。互联网泡沫不是人类天性的扭曲或者人类历史的倒退。虽然类似的事情还会时不时地发生,但是人们开始相信旧教训不适用了,旧秩序不起作用了。

一个虚假的泡沫经济世界由虚拟公司、虚拟收入和虚拟利润组成。那些从来没有过任何赢利,并且将来也不会有赢利的公司,曾被当做价值上亿美元的公司追捧。到2001年秋季,最差的网络公司已经破产,最好的公司也缩小到最初创办时的规模。很多网络公司的企业家被迫转行,当起了出租车司机、餐厅服务员。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被野心勃勃的检察官扳倒,进了监狱。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家已经转向不动产行业。与此此时,那些曾指导、合理化、宣传信息革命并从中获利的知识分子,虽然大部分还逍遥法外,但是他们已经变穷了,并且身份变得低微,自我感觉也没有原来那么好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