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亚马逊公司的骗局(1)

末日经济 作者:(美)威廉·波纳


2000年夏天,《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精装本)在美国上市。此书相当热销,很快在许多书店脱销。父母们为了买到一本书,开始纷纷转向互联网,其中包括全球最著名的网络书店亚马逊网站。亚马逊网站利用哈利·波特的精彩魔幻故事发展了63 550名新顾客。

但是,《哈利·波特》的畅销并没有阻止亚马逊网站的衰败。该书的销售导致亚马逊网站亏损了500万美元,平均每销售一本《哈利·波特》就亏损78。68美元(是此书进价的3倍还多)。亚马逊网站发言人快速作出反应,向众多投资者表示没有理由担心,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哈利·波特》带来的众多新顾客弥补亏损。但是怎么弥补呢?难道亚马逊网站销售《哈利·波特》下一集时,将以4倍于巴诺书店的价格进行销售?投资者又该怎样对大势已去的互联网公司进行估值呢?但是2000年的夏天还是信念的时代,而不是提出问题的时候。

我们知道,一只股票价格的最终确定,取决于人们期望它产生多大的利润;网络股也是这样。但是亚马逊网站这条网络幻想空间中最大的河根本不产生任何利润流,甚至连一点利润的水花都没有。而且,麦肯锡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衡量网络公司价值的最好方式是通过现金流折现法回归经济基本面。但是,要对根本不存在的现金流进行折现估值,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是,就是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现金流使得亚马逊和其他网络公司炙手可热。没有事实依据,投资者只能运用想象力。想象中的现金流可以化身为人们想要的任何东西。分析家能想象出任何适合它们的目标价格。亚马逊网站是最能刺激人们想象力的公司了。在网络大潮中,亚马逊公司就像一条大河一样畅快地奔流而下,从科技创新和投机想象力的安第斯山脉上冰封的积雪融化开始,流经黑暗的、深不见底的吉尔德时代和荒谬可笑的宣言-《市场就是谈话》(The Cluetrain Manifesto),穿过漏洞百出的竞争丛林和创造性破坏,冲过先发优势和特征价格法的骗局,到达新人类、新经济、新度量和新时代的神话,最后来到被洪水冲蚀的梦想三角洲,在这里,所有这些被兴奋刺激起来的骗局最终都将在泥泞中沉淀下来……

亚马逊网站就是这样一条流经一切的大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