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道德风险(2)

末日经济 作者:(美)威廉·波纳


政府投入的货币和信贷越多,他们就会发现需要的货币和信贷越多。刚开始,每投入额外的2美元信贷,便能为GDP带来额外的1美元。但到了2007年年末,差不多6美元的额外信贷才能换来1美元的额外产出。新增信贷中的每一美元,不仅支撑了政府所追求的增长,同时也通过此前的刺激计划积累了大量的债务和错误。

在1973年的衰退中,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乔治·佩里(George Perry)告诉美国国会,“我们应该全力以赴”修补经济。根据吉姆·格兰特(Jim Grant)的预计,随之而来的财政与货币刺激计划花费了美国4%的GDP。后来的几任美联储主席以及财政部长也都学会了“全力以赴”。比如,在2001年的小型衰退中,根据格兰特的统计,财政与货币刺激计划的投入占到了GDP的7。2%。

2001~2007年,泡沫时代的欺骗行为泛滥成灾,同样,修正行动也比比皆是。那些对经济处置得当的经济学家,又在向监管不力的政府提供建议,即如何让管理不善的公司继续存活,以保证鲁莽投资的债权人不至于破产。这样的做法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悲惨情形,至少这是《每日结算》的结论。如果我们铁的定律成立,那么这种痛苦的程度将取决于政府此前为让自己的管理不善行为继续下去而付出的努力。只要看看相关的数字,便能知道所付出的代价多么沉重。全世界范围内都在下调利率,财政预算赤字增加。法国的赤字大约为GDP的8%,英国超过了12%。而美国正在全民动员,就像遭到了火星人的攻击:信贷方面,联邦政府的利率削减幅度前所未有,货币刺激计划的资金总额相当于GDP的18%;支出方面,已经投入了13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的总产出。这一支出规模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支出(换算成今天的美元)的3倍,是大萧条时期所有支出的12倍多(以占GDP的比例计算)。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们在本章中主要关注未来,并不是说我们可以窥视明天报纸上的内容,我们知道的并不比美联储或通灵热线的预言家们多。最近,一则消息告诉我们,通灵热线的生意很好,那些公司现在需要雇用新的人手来接听电话。他们的招聘广告中称这是“意念训练”。我们曾想去报名,因为我们不管多么努力地尝试,都从未能掌握任何特殊技能。

我们猜想,这是因为我们缺少超人的洞察能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