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脉是办事的通行证(2)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成功法则 作者:冠诚


一代伟人毛泽东当年就是靠李大钊的引荐才成为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而这一职业为他日后成为杰出的诗人、军事家和政治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李大钊的引荐,毛泽东就可能选择其他职业,而这个差别对他的一生必然会产生重大影响。

历史是必然的发展,有时也是偶然的巧合,但成功之路却大同小异。中国人历来看重宗族亲情,以至在今天仍然盛行“走后门”。这种“后门”其实就是一种看不见的裙带关系网,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梯子”。利用“后门”去干违法乱纪的事情,当然要坚决制止。但如果你想充分发挥你的才智,有所成就,在某些时候借助“梯子”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刚走出校门,又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要想在社会上谋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就必须靠熟人或名人引荐。

一般来说,无论引荐者的名望大还是小、地位高还是低,只要对你成功有所帮助,他就是你登上高处的好梯子,他的威信和影响力都能对你有用处。一般人除了对权威和名望有一种天然的崇拜感和信任感之外,对熟识的人同样有一种可靠、信赖的感觉。因此,他们常常会从推荐者身上来估量被推荐者的能力和人格。这种透视现象可以帮助求职者被录用,继而步步高升。

在施行“借梯登高”之计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找“梯”,要与有影响力的人做朋友。对于一般人来说,在求职或就业的过程中,应该随时留心周围人的品格、能力及其影响力,要用真心去交朋友。为了赢得他人的真诚相助,你必须先付出某些东西,如真心或物质。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天长日久的付出总会有所回报。

第二,借“梯”,也就是求得朋友的帮助。朋友能否帮上你的忙,还得看你平时表现究竟如何。这就要求你与人交往时,目光要放远些,不要因利小而不为,也不要因利大而为之。

如果你与对你求职就业有所帮助的朋友发生了不愉快,你先要谅解他。“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古训。在这方面,古人也做出过榜样。比如,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张良能为老者拾履。平时的基础打好了,量变积累终会成为质变,也就会“得来全不费工夫”了。你待人好,人家对你自然有真心,关键时刻帮你一把也在情理之中了。这样看来,借“梯”的功夫完全包含在平时的交往办事中。这里还需要说的是,有很多人并不是不会施行“手腕”,而是觉得难为情而不愿意求人,总觉得这样做有失体面,就像是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必要的。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即使拿破仑也需要别人帮他架起成功的桥梁,何况你只是一个平常人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