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靠近反而带来压力

It Girl好感度100分 作者:(韩)郑慧全


比起等待机会的到来,贤明的人更倾向于自己制造机会。

——弗朗西斯·培根

有句歌词这样唱道:“想要靠近却很遥远的你……”这句歌词说的是一个虽然很爱却因为难以接近而令人惋惜的爱情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很难接近的人还是存在的。在私生活中不想和对方见面也就算了,但是在职场上想要不见面却很难。和自己合不来觉得很有负担,因此见起面来沟通困难的人也有得是。所以自己到底属不属于难以接近的人,就很有必要确定一下。

“长得太帅”、“长得太漂亮”、“性格差异太大”、“能力很强”等等,都属于让人感到压力的类型。当然,无条件的因为能力和外貌让人感到压力也是不可能的,能够利用自己这样的长处而受欢迎的也大有人在。不过,如果令人们感到受伤或者不便的话,自然就不能被称为“长处”。因此,根据个人如何利用这种长处,最终可以得到“受欢迎”或是“非好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 对于自己的外貌太自信的人

“是因为我太漂亮了所以感到负担的吧?”

“我的长相让很多女人心动。”

你是否这样对亲朋好友开过玩笑?这样的玩笑的确能给周边的人带来不少欢乐,但是开这种玩笑过了头,甚至在看着对方的视线或者表情时有轻视的意味就不好了。要记得:良好的外貌可以成为压力,也可以成为红利。

○ 只看重学历和能力的人

有的人会由于业务、学历、人脉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无视没能力的上司或者同事。他们常常将“做人就要有能力”、“和有能力的人一起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和没能力的人在一起根本就是浪费时间”等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虽然从业务成就的角度而言,个人的能力的确很重要,但是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很重要的。

○ 爱钻牛角尖的人

有的人对于随便就可以过去的事非要钻牛角尖,他们会把“说说看”、“那时候为什么那样”、“不行!一定要按我的话去做”等作为处理问题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执著地追究下去让对方很难堪。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像是在受刑罚。在对方没有认同的理论根据或者心理空间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只执著于自己的意见和价值观,不理睬对方的价值观和建议,那么这种人无论职位高低,都是要防备的首选。

○ 不懂得倾听的人

由于不想去了解别人的状况或是心理,因此听不进别人的话的人也有很多。这种只集中于自己的想法和言语想来说服别人的行为,并不是正确的商谈方式。这种人不仅在职场上会感到孤独,在生活中也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支持,甚至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因此,要想成为真挚的合作伙伴,最重要的就是学会用心倾听。

○ 将自己的猜测套入现实的人

“你上次先走不是因为不舒服要回家,而是去和爱人约会了吧?”

“我看你分明是在做跳槽准备,对吧?”

“昨天看你和经理一起吃饭,你们是在交往吧?”

有的人喜欢拿自己猜测的结果和别人对话。当你和这样的人说话时,就会感到紧张和不快。虽然想象这种东西是随心所欲的,但是将想象套入现实只会变成枷锁。

○ 常常将贬低自己的话挂在嘴边的人

“我的能力太差了,好羡慕你。”

“我没钱,所以那种梦连做都不敢做。”

有的人喜欢用这种方式贬低自己。其实,这样的话说一次会让人觉得是你谦虚,但是习惯性地说这种话不仅会给人以自卑的形象感,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偶尔隐藏自己不擅长的部分也是对别人的一种照顾和礼貌。正如听人称赞多了会感觉好像在挨骂一样,自卑的话听多了则会丢失掉所有的信任感。

Self-Tip

给挑剔的顾客留下好印象的小秘方:

○ 对过于自信的顾客:应答附和时,要满足对方的自尊心;

○ 对不亲切的顾客:用明朗的表情打招呼,并且恪守礼仪;

○ 对疑心很重的顾客:将有关商品的优越性、与其他产品的差异以及能体现商品价值的材料展示给顾客,用理论说服Ta;

○ 对心意变化很快的顾客:时刻准备进行二次见面,并且将对方的需求了解清楚;

○ 对不太说话的顾客:先观察顾客的倾向,并且表示自己也同样地关注,接着说服;

○ 对急性子的顾客:抢先给予顾客想要的答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