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完美笔记法—视觉卡片

超级快速阅读 作者:(德)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既然说视觉卡片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做笔记的方式,那它与传统的做笔记的方法有何不同呢?这种看似耗时费力的方法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逻辑脉络一目了然

现在,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关于缘脑的内容。由于这一脑部分区的原始功能是屏蔽一切影响心理的消极因素,所以只要我们一遇到杂乱无章的信息,它就会觉得“害怕”,立即进入戒备状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果我们没有计划好,随手捡起一本书开始阅读练习,就会在无形中激活缘脑的这种紧张状态,使它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把学习变成了自己大脑的敌人。与之相反,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花上一点时间,给缘脑做一做学习前的“热身运动”,提炼出整个学科或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整体内容和宏观结构,那就相当于给缘脑发出了积极的信号,请它做好准备去接收新信息。

从这个角度来看,视觉卡片简直就像缘脑的一剂镇静剂,因为在使用这种做笔记的方法时,所有的信息都有序地罗列在同一页纸上,信息的密度和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如果处理的文章内容太多太复杂,或是需要研读几百页的课本,一张白纸当然挤不下所有的信息。这时,你可以采取分页的策略,逐步深入了解细节。不过,关于分页还请大家千万要注意:同一个逻辑层次的信息一定要写在同一张纸上,不可在第一张纸上记录前三个次级标题及其之下的所有细节,然后再在另一张白纸上,写下其余4个次级标题,因为这样做相当于打乱了原有的结构层次,完全失去了制作视觉卡片的意义。正确的做法是,先在第一张纸上记录文章主题和属于下一层次的所有次级标题。如果还有空余的位置,就挑选较为简单的三级标题,完成第三层次的逻辑信息罗列。如果遇到较为复杂的次级标题,则分别再用一页纸,用每一个次级标题作为中心主题,按照逻辑层次从主到次、从粗到细地展开,逐一完成每一层次的笔记。最后,还要记得在第一页做好相应的标记,提醒自己在复习时注意后续内容。这样一来,每一页笔记的逻辑层次就清晰地联系在一起了,你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毫无顾虑地无限拓展自己笔记的层次了。

除了整篇文章或是整本书的宏观结构,视觉卡片还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每条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最重要的主题永远都位于视觉卡片的中心位置,而不是像传统的线性笔记那样,要么只是在页边空白的地方写下几个零星的重点词,要么是在笔记本上依次誊抄所有的要点。要知道,后者虽然是最普遍的做笔记方式,但却始终未能突破线性限制,因此无法帮助大脑梳理出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取出文章的整体脉络。与之相反,当我们看到一张完整的视觉卡片时,大脑就能马上理解,自动将位于中心位置的信息定位成提纲挈领的关键词,此后读入的信息都是这一主题的延伸。此外,越是次要的信息字号也会越小,所处位置也会越靠近边缘,视觉卡片是一种将文字信息视觉化非常有效的手段,能够从另一个侧面辅助大脑对信息的处理、理解与记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