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1 沃伦·巴菲特VS乔治·索罗斯(13)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作者:(韩)申勇镇


巴菲特,企业只有运行良好,才会产生利润

巴菲特等待低价买入好企业的机会,一旦认为机会来了便出手购买股票或者干脆进行企业并购。对他来说,只有被收购企业盈利才能扩大自己的投资利润。所以当企业陷入困境时,重新使企业恢复获利便成了巴菲特的下一步行动目标。用通俗点的话说,喂鸡下蛋,理论上叫做长期投资或者价值投资。巴菲特进行投资完全是为了母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的利益,借用他的话说:“不会做与股东价值无关的交易。不会增资,因为将损害股东价值。不派发红利,将红利留着继续投资也是为了增加每股价值。

“即使经营不太好的企业,只要能够创造现金流,劳资关系和管理层不出问题,我们不会再考虑卖出。我们希望通过企业的成长获益,而不是靠股价波动。”

如果按照巴菲特的话理解,他的投资方式是公开透明的。选择那些暂时遇到困难的好企业,帮助它渡过眼前的难关,使企业能够重新产生利润。结果不仅对股东有利,也会给市场留下好的形象。巴菲特从小便领悟到快乐投资的真谛,他说对自己来说另外寻找其他的方式不但困难,而且让人头疼。

索罗斯,在混乱的市场中发现赚钱的机会

买下企业,参与企业的经营,再慢慢等企业产生收益,索罗斯对巴菲特的这一套没什么兴趣。对索罗斯来说,抓住机会,将最有营养价值的那部分收益装入腰包就已经足够了,索罗斯给人以很明显的掠夺者的印象。如果用动物捕食作比喻,巴菲特就像一头野兽抓到了飞禽,将猎物按照营养分类,其中一部分埋入地下储存起来,自己先吃掉最容易啃的部分,剩下的分给周围的同类。索罗斯与之相反,将最新鲜、营养最丰富的部分抓在手中,麻利地吃掉之后,剩下的部分毫不犹豫地扔掉。

在索罗斯的投资过程中,只要对增加自己投资组合的价值有利,毫不犹豫地处理掉已投资对象的例子比比皆是。也就是说,索罗斯追求短期收益,为了寻找更高收益、更安全的投资,会无情地将现有的投资处理掉。

对索罗斯来说,只有市场混乱状态持续,他们才能找到更多获得利润的机会,才能实现短期收益最大化。所以有时候他们“导致”混乱也就不难理解了。不论是金融系统完善的国家比如美国,还是正在完善金融系统的国家比如新兴市场国家,索罗斯制造危机的行为都是不受欢迎的。

根据索罗斯的理论,如果他自己没能准确预测大反转的时机,也就是说,假如他预计市场将下跌,结果股市继续上涨,索罗斯便很难获得收益。巴菲特的情况则正相反。

索罗斯追求短期收益与对冲基金的特点密切相关。索罗斯小时候亲身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亲眼看到犹太同胞被屠杀,没人像索罗斯那样拥有无比强烈的生存欲望,那些经历肯定会对他的投资态度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投资风格。

但是,在理论上,他和巴菲特是一样的,投资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股东价值。我们无法知道投资索罗斯的都是哪些人,他们被蒙上了一层面纱。在索罗斯量子基金注册地,法律明确规定试图获知投资人资料的行为是违法的,索罗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

证券市场分析趋势的变化

证券市场上对市场进行分析的方法是不断变化的,从股票市场成立初期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部分专业人士主要采用基本面分析的方法。

格雷厄姆是典型的基本面分析方法的信奉者。以股票为例,基本面分析法分析所有能够影响供求的变量,主要依据的是企业的财务数据、相关产业的统计资料、利率等,最后用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某一段时期股价可能产生的变化。基本面分析法存在的盲点是它没有将投资者自身的因素考虑在内,将股票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影响排除在外。不考虑索罗斯提出的反射性理论,很多其他投资者也认同市场参与者本身的投资行为会影响股价的变动,而基本面分析方法却没有考虑这一要素。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技术分析取代基本面分析变得流行起来。技术分析派认为股价总是在一定区间内上下波动,而不是呈现出某一特定的走向。也就是说,市场参与者之间以及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使股价表现出一定的波动轨迹。

当一件事发生后,为什么会导致另一件事发生?至于会导致什么样的事发生,技术分析派希望能计算出其中的概率。如果掌握了技术分析方法,就能预测出市场接下来的走向。像股指平均线那样描述股票价格走势的指标是技术分析的分析依据,它对股市的预测比基本面分析更具有实用性。它是以过去市场的表现为基础,来预测未来市场的走向,而不是以合理的、逻辑的纯数学模型。

后来投资心理学分析方法登场。技术分析能够建立市场的反应模型,熟练掌握技术分析方法的投资者却发现实际运用时并没有获得期待的高收益。也就是说,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对信息理解水平的差异与收入并不成比例。心理分析就是想说明这一点,与其说心理分析方法是在分析市场,不如说它证明了市场是不可能被完全分析透彻的。心理学和证券市场的结合,使研究表现最好的投资者的心理和由此形成的投资习惯变得必要,它是投资心理分析的第一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