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2 两人的生平(4)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作者:(韩)申勇镇


许多人从幼年开始经过不断地试验失败之后才确定人生目标,另外一些人也要经过多次失败才能认识到最初的理想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与他们不同,历史上的大人物们好像天生就带着某种基因,随着成长基因也开始发挥作用,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走上了自己特定的人生轨道。

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将来要做个大富豪,索罗斯小时候认为钱是不重要的,但是两个人成长经历中相似的情况也很多。虽然各自处在地球的一端,互相不知道对方,但两人在初中时却几乎走了一样的路。

1.巴菲特拥有怎样的先天特质

巴菲特的智商是125,从事证券行业没有任何问题。做一名成功的投资者,巴菲特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智商,而是性格。芒格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巴菲特身上有着成为投资大师的某种先天特质。

生下来就与众不同

巴菲特对记忆数字很擅长,他身边的人也都说与数字在一起时巴菲特就会变得很兴奋。巴菲特喜欢记数字,他能一口气说出美国各个城市的名字及其各自的人口数量。这种非凡的能力继承自他做股票经纪人的父亲,巴菲特的母亲对数字也很敏感。巴菲特开玩笑说自己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对数字有了本能的反应。

巴菲特刚出生时爸爸正在筹备自己的经纪公司,家庭经过了一段苦难时期。儿时的巴菲特非常喜欢一种金属材质的换钱机,巴菲特到处帮人换钱,对换钱的过程着迷得不得了。

巴菲特第一个真正的事业是可口可乐。巴菲特后来购买了大量可口可乐的股票,其实6岁时小巴菲特就已经开始卖可口可乐了。巴菲特的母亲回忆说,她也是从当年巴菲特卖可乐开始明白了巴菲特真正的兴趣所在。

巴菲特先用25美分买来6瓶可乐,再以每瓶5美分的价格卖给邻居和较远一些地方的人,获得20%的利润。20%的收益率是巴菲特一生的目标,通过小时候在零售业取得高收益率的经验,巴菲特体会到了商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发现了零售业是生意的机会之地。

10岁时巴菲特改卖百事可乐了。20世纪40年代百事可乐每瓶容量为360毫升,可口可乐为180毫升,但是两种可乐价格却差不了多少。这样一来,等于同样重量的可乐,百事可乐要比可口可乐便宜,百事可乐变得更具竞争力。巴菲特还想出了去垃圾桶搜集可乐瓶盖来判断哪种可乐更畅销的方法,以此来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

巴菲特不相信统计资料和别人推测出的数据,也是在这个时期巴菲特养成了亲自调研的习惯,后来收购美国运通公司时,巴菲特也亲自去市场了解运通信用卡的使用情况。10岁的巴菲特已经读完了当地图书馆所有有关投资的书籍。

巴菲特说自己6岁~7岁时就已经对股票市场发生了兴趣,当时他刚开始卖可口可乐,巴菲特至今仍非常后悔自己为什么没能早点开始股票投资。8岁时,巴菲特开始阅读父亲书架上关于股票的书。

初中是黄金时期

巴菲特说对自己而言初中7年是比大学更重要的一段时期,为什么会这样想?巴菲特在初中时开始了所有自己喜欢的事。他喜欢数学和文学,老师们也发现了巴菲特的特质,特别是巴菲特具有非常突出的数学才能。他编辑了一份刊载赛马信息的报纸,也开始了文学素养的积累。他迷上了赛马,在自己的报纸上预测可能获胜的马匹帮读者赚钱。巴菲特在自家地下室印刷这份报纸,然后以每份25美分的价格出售,他和朋友还建立了一套预测获胜马匹的数学模型。在东方人的观念里,巴菲特对赚钱的痴迷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符,甚至有些过头,但幸运的是巴菲特生长在美国。

只要与数字和钱有关,巴菲特就会陷进去。他对股票的痴迷也近乎疯狂,巴菲特自己制作了股票价格升跌一览表,对企业股票价格的涨跌倒背如流。现在巴菲特已经不看类似的表格了,股价对照表和企业的基本面无关,巴菲特说表格对自己没有用。

巴菲特11岁时在爸爸的经纪公司帮忙记录股价,从此对股票市场产生了兴趣。正是在爸爸的公司里,巴菲特整理股票的信息,制作股价升降表格,看到了格雷厄姆那本名为《证券分析》的书。巴菲特后来回忆说,读完格雷厄姆的书,自己仿佛看到了光明。

有一种观点认为早期教育对人们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巴菲特可以看做是完美的例子。巴菲特对股票市场的感觉是通过早期教育获得的。这段时期巴菲特也学到了一个教训,那就是不能被他人的话影响,绝不能告诉别的投资者自己正在买什么股票。

11岁时初次进入股市

1942年,巴菲特帮爸爸记录股票交易价格和整理股票债券资料的同时用自己攒的钱买下了人生的第一只股票。巴菲特买的是一家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每股38美元,小巴菲特还说服了姐姐和他一起投资,后来他们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卖出,扣除手续费,净赚5美元。然而,几年后那只股票上涨到每股200美元。巴菲特13岁时第一次离家出走了,但是与其他孩子成了不良少年不同,巴菲特是为了进行股票投资。

巴菲特和两个朋友向父母撒谎说去附近的高尔夫球场当球童赚钱,实际是去了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hush巧克力工厂,虽然访问完企业之后巴菲特决定不买hush的股票。巴菲特喜欢拥有特许权的企业,不能不说跟这次经历有很大关系。

其他孩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小巴菲特却做到了。通过说服姐姐和自己一起投资,他掌握了扩大投资收益的方法,编辑报纸出售让巴菲特认识到了信息的价值,直接访问企业进行调研是巴菲特后来重要的投资方法。可以说巴菲特在初中时期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投资的全部要诀。

赚钱的想法一直持续着

巴菲特从未停止赚钱的想法,反而欲望越来越强烈。14岁时巴菲特已经靠送报纸赚到了1000美元,还第一次申报了个人所得税。巴菲特说自己这时候最想做的事就是赚钱,送报纸能赚钱,所以他喜欢送报纸。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赚到钱,世上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